缩略图

自媒体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境况探究

作者

郑婷

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四川内江 641299

互联网所引发的信息大爆炸,不仅带来了信息的量的变化,也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变化,自媒体作为互联网信息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一种新式载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的特点,人们在不自觉中已经悄然成为了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和被传播的客体,在自媒体时代“ 人人都是自媒体” 已经不是一句话空话。中小学生以其对新生事物的高敏感度,对自媒体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作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当前中小学生的日常班级活动深受自媒体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促进班级管理,帮助维持班级秩序、促进学生发展,推进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可能给班级管理带来混乱和干扰,阻碍班级管理效果的发挥。因此深入探讨自媒体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境况,就如何发挥自媒体对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化解其带来的挑战进行研究十分紧迫和必要。

一、自媒体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正面影响

(一)自媒体提升师生信息获取能力

在自媒体时代,师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相比于互联网的“ PC” 时代更为便捷,在“ PC′′ 时代,师生获取学习资源仍旧要依赖于电子阅览室等外部场景,但是在自媒体时代,只需要一部可以连接互联网的手机,学生便可以快速的从自媒体客户端获取如在线课程、学科知识讲解等短视频,并且还可以实时与自媒体博主进行在线答疑,有利于快速辅助学生的课后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就教师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并通过短视频分享等方式学习相关领域专家的先进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实现班级管理创新提供思路,比如一些前沿的专家往往会在短视频平台分享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代表性实践片段,教师通过浏览这些分享在平台的片段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最新的班级管理技巧,从而改善自己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的不足。

(二)自媒体强化家校沟通水平

家校协作一直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点,传统的上门家访、电话家访等形式由于过于正式的角色定位,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自媒体所带来的宽松氛围,可以拉进师生之间、老师与家长、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学生可以通过自媒体所蕴含的即时通讯功能向老师请教问题、反馈想法,老师也能够据此进行针对性回复,同时双方可以通过自媒体的“ 互关” 功能了解双方在学校之外的角色,从而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的自媒体账号和班级主页动态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和班级动态,使家校沟通实现高效化。

(三)自媒体促进学生个性表达

自媒体的低进入门槛,使得中小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的成为自媒体平台的展示主体,在自媒体平台上中小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兴趣爱好,由于自媒体平台所创造的“ 陌生人” 环境,使得中小学生在自媒体平台展示自我的时候,可以最大化自己优点而规避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表达,起到增强中小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的作用。

二、自媒体背景下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困境

自媒体在对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起到正促进的同时,也为当前中小学班级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一)自媒体增加学生不良行为塑造

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中小学生在无监管保护的情况下使用自媒体,极容易接触到诸如暴力、色情、谣言等负面有害信息,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观形成的过程之中,较成人辨别能力偏弱,容易受负面有害信息影响,危害身心健康,和增加学生不良行为的塑造。

(二)自媒体挑战传统班级管理模式

传统的班级管理规则和制度依赖于封闭的信息传播通道,即学校和老师构筑的班级管理体系在学生中具有现实强制力,但在自媒体背景下,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从感知上相对滞后和无力,对学生在自媒体空间的言行和停留时间在管理上往往“ 后知后觉” 。同时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实现的个性化表达也与传统班级管理中的一致性秩序要求存在冲突,如何平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班级的统一管理成为班主任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自媒体冲击教师权威地位

自媒体背景下,“ 网红教师” 等知识类传播主体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能够附加个性化人物标签,通过与学生的频繁互动,使得其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学校教师在自媒体使用熟练度上往往不及学生,知识更新速度低于自媒体平台,传授方式也较为传统,使得学生对现实中教师的权威产生质疑,从而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产生困惑。

三、自媒体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

自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合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强化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正促进作用,又要有效规避和转化自媒体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带来的挑战,使中小学班主任在自媒体背景下能够从容优化班级管理,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一)强化班级网络环境治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自媒体

学校和班级应该建立学生自媒体引导使用和管理制度,根据中小学生教育规律,探索制定中小学生合理使用自媒体指引,引导学生和家长在合理时间范围内学习健康、积极、有益的信息资源,同时对学生在校内使用自媒体的情况进行严格规范和管理,避免学生产生自媒体依赖症。同时要通过学校和班级的官方自媒体账号强化学生和家长自媒体素养教育,开展诸如网络安全、真假信息辨别、隐私保护等专题宣传,培养学生自觉抵制自媒体不良信息的能力。

(二)强化班团活动影响,破除自媒体社交茧房

学校和班级要充分利用现实班团活动的接触性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小组团队训练、主题班会、文体比赛等线下班级活动,增强学生通过在现实中互动交流和情感联系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逐渐从线上转移到线下,逐步破除自媒体构筑的社交茧房。

(三)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增强学生参与感

学校和班级要顺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趋势,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采用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规则的制定和班级事务的决策,在涉及班级和学生发展的事物上,既要遵循学校基本的管理制度,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有效平衡个体发展的独特性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的关系,不断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结论

自媒体在给中小学生班主任班级管理带来正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学校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正视自媒体的双刃剑性质,通过强化班级网络环境治理和班团活动影响、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等途径不断优化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陈骞.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新途径[J].小学生(上旬刊),2025,(06):145-147.

[2] 张华.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J]. 华夏教师,2025,(18):48-50.DOI:10.16704/j.cnki.hxjs.2025.18.009.

[3]陈建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5,(1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