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

作者

任秘

身份证号:210321198303070617

引言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的严峻挑战。成本控制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科学的效益分析则有助于企业评估成本控制效果,明确发展方向,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目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成本超支、效益低下等问题频发。深入研究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探索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策略和科学的效益评估方法,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和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过于注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忽视成本管理,将成本控制视为次要工作。企业内部未形成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氛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节约意识,随意浪费材料、能源等资源,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一些管理人员认为成本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没有将成本控制理念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导致成本控制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1.2 成本控制方法落后

当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如事后核算、经验估算等,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预算数据与实际成本偏差较大,无法为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指导。在成本控制过程中,缺乏动态监控手段,不能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导致成本超支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此外,传统成本控制方法难以对成本构成进行深入分析,无法挖掘成本控制的潜力,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果。

1.3 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存在诸多漏洞。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缺乏明确的成本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导致成本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成本控制标准不统一,执行力度不足,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成本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未能严格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无法对成本控制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管控。同时,成本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

2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2.1 加强成本预算管理

成本预算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在项目启动前,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成本进行全面、准确的预算编制。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项目的规模、施工工艺、市场价格等因素,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方案。建立成本预算审核机制,对预算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将成本预算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成本控制责任,定期对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的资源配置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在人力资源方面,根据项目需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避免人员闲置和浪费,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物资资源方面,建立科学的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制度,根据施工进度和需求合理采购材料和设备,避免物资积压和短缺。通过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加强对物资的验收、保管和使用管理,减少物资损耗。在机械设备方面,合理配置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2.3 强化施工过程管控

施工过程是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成本预算进行施工,加强对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施工成本动态监控机制,实时跟踪成本支出情况,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加强对施工变更的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对必要的变更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和成本核算,避免因变更导致成本超支。同时,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3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效益分析与保障措施

3.1 经济效益分析

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加强成本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施工过程管控等措施,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成本控制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和经济效益。此外,成本控制还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资金,降低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3.2 社会效益分析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合理的成本控制能够避免资源浪费,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优化施工过程管理,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降低噪音、减少粉尘污染等,有利于维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同时,成本控制能够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减少因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3.3 保障措施

为确保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企业应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首先,加强成本控制意识教育,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意识,营造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良好氛围。其次,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职责、工作流程和监督考核机制,确保成本控制工作有章可循、有效执行。再次,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软件和信息化系统,提高成本控制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最后,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既懂施工技术又懂成本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结束语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面对当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企业应通过加强成本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施工过程管控、推行精细化成本管理等方法,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同时,对成本控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全面分析,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价值。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成本控制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倪翠芳. 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分析[J]. 智慧中国, 2023,(12): 83-85.

[2]马光明, 李玉训, 范加波, 李永福.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成本控制及效益分析[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 (11): 14-15.

[3]杨少波. 建筑施工企业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及提高运营效益的策略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 (17): 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