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质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分析

作者

郝霞辉

身份证号码:410821198511126560

引言

地质测量是确保地质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涵盖了煤层赋存状况、构造特征、稳定性等关键地质信息的获取与分析。随着地质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规模的扩大,地质条件变得更加复杂,准确的地质测量数据对于制定科学的开采方案、预防地质灾害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地质测量还在地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地质的可持续发展。

1 数字化测绘技术概述和技术特点

1.1 数字化测绘技术概述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测绘方法深度融合的产物,它通过高精度传感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实现对地球表面及地理现象的高精度、高效率测量与分析。这一技术体系不仅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技术等核心组成部分,还强调数据的数字化表达与自动化处理,相较于传统方法,显著提高了测绘成果的准确性与灵活性。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构成涉及多种关键技术,其中 GPS 技术提供精确定位,GIS 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与分析,RS 技术通过非接触式传感器获取信息,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自动采集、传输与成图。

1.2 数字化测绘技术特点

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和数据处理管理优势,在现代测绘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精度方面,该技术通过采用 GPS 测量、差分 GPS(DGPS)或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能够实现厘米级甚至更高精度的平面定位,满足大多数工程测量需求。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技术通过精确的角度和距离测量,在近距离测量中达到毫米级精度,为矿山等关键部位的测量提供有力保障。技术实现高精度测量主要依靠高精度传感器、先进测量仪器,以及复杂的数据处理和校正算法,有效降低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效率方面,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GPS 能够快速获取测点的三维坐标,全站仪数字化测图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记录和传输,减少人工工作量,快速采集大量地形数据。专业的测绘软件自动处理采集数据、成图,缩短成图周期,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提高测绘工作的时效性,降低成本,满足快速发展的地形测量需求。数据处理与管理方面,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数据存储格式灵活多样,便于管理。常见的存储格式包括数据库格式和文件格式,能有效组织和存储大量地理空间数据。

2 地质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测绘技术

2.1RTK 技术

RTK(Real-TimeKinematic)技术是一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技术通过地面基准站接收器与流动站接收器之间的实时数据通信,实现了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定位精度。在地质工程测量中,RTK 技术不仅提高了测量效率,还极大地增强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RTK 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 GPS 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差分定位。它利用两台或多台 GPS接收机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其中一台作为基准站,另一台或多台作为流动站。基准站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与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修正值,并将这些修正值实时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根据接收到的修正值,对自己的观测值进行实时修正,从而获得高精度的三维坐标。在地质工程测量中,RTK 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地质勘探阶段,RTK 技术可以用于确定勘探点的精确位置;在工程设计阶段,它可以为工程师提供精确的地形地貌数据,有助于优化设计方案;在施工阶段,RTK 技术则可以用于监测工程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2 激光雷达测绘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测量目标物体与测量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构建高精度的三维模型。激光雷达设备通常由激光发射器、接收器和精密的定位系统组成,它能够每秒发射数十万次甚至百万次的激光脉冲,这些脉冲在碰到物体后反射回接收器,系统通过计算脉冲返回的时间差来测定距离。为了确保测量的精度,通常将激光雷达与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测量单元结合使用,通过这些辅助设备记录激光雷达设备的位置和姿态,以精确地确定每个激光点的空间坐标。激光雷达测绘可以在各种复杂地形中使用,无论是地面、建筑物还是植被覆盖区,它都能够通过激光穿透特性,精确捕捉到物体的表面形态和高度信息。经过数据处理后,激光雷达所生成的点云数据能被整合成三维地形模型或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SurfaceModel,DSM),为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地形监测等提供详细的地理信息支持。

2.3 原图数字化技术

原图数字化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地质工程测量手段。它通过将已有的纸质或胶片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为可在计算机上进行编辑、分析和存储的数字地图。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地图的精度和可读性,还大大方便了地质工程测量的后续工作。原图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种方式。手扶跟踪数字化是通过人工操作,利用数字化仪将原图上的信息逐点、逐线地输入计算机,形成数字地图。而扫描矢量化则是利用扫描仪将原图进行扫描,然后通过专业的矢量化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矢量化处理,自动或半自动地提取原图中的地理信息,生成数字地图。地图数字化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质信息,为地质研究、工程规划和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3 数字化测绘的分析比较

数字化测绘技术相较于传统测量方法,在精度、效率和可靠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传统方法如手工地质测绘和钻探测量通常依赖人工操作,过程复杂且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精度和效率相对较低。而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高分辨率的数据,提供厘米级的精度,减少人为误差,显著提高了测绘的效率和数据的可靠性。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矿区的应用对安全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安全方面,这些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地质变化,预测潜在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和崩塌,并通过 UAV 和LiDAR 进行远程测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风险,提升了矿区的安全性。在生产力方面,数字化测绘技术通过提供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支持更精确的开采规划和资源管理,优化了开采流程,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还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数据保障。通过测绘团队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测,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这种技术在地质物沉降监测、结构变形测量、工程数据处理等方面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复杂建筑环境中的施工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陈青娘.地质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7):135-137.

[2]杨育林.地质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J].地矿测绘,2022,5(3):7-9.

[3]周昌富.矿山地质工程测量中新型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实践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3(7):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