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马小琳
身份证号:210521199607130020
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筑工程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还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然而,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仍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结构安全隐患、建筑渗漏、装饰装修质量不达标等,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品质和社会形象。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成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保障建筑工程安全可靠
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质量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可靠的核心。严格的质量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全过程,能够确保建筑结构设计合理、施工符合规范标准。在设计阶段,对建筑结构进行精确计算和优化,保证建筑在承受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严格把控,确保混凝土强度、钢材性能等符合设计要求,规范施工工艺,避免因施工不当导致的质量缺陷。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能够消除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1.2 提升建筑使用功能
良好的质量管理有助于提升建筑的使用功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涵盖了对建筑空间布局、设施设备安装、装饰装修效果等多个方面的把控。合理规划建筑的功能分区,确保空间利用高效、便捷;严格控制设施设备的安装质量,保证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等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注重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提升建筑的美观性和舒适性。通过质量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使建筑在功能上更加完善,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意识淡薄
部分建筑企业、施工单位以及从业人员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质量意识淡薄。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压缩成本,减少质量管理方面的投入,忽视对施工质量的严格把控。一些施工人员缺乏质量责任意识,在施工操作中不严格遵守规范和标准,随意简化施工工序,导致质量问题频发。此外,部分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过分关注工期和成本,对质量问题未能及时督促整改,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质量意识淡薄的现象。
2.2 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许多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质量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质量目标管理、质量责任追究等制度,无法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激励。同时,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只是流于形式,未能将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影响了质量管理的效果。
2.3 监督机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使得质量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监督方面,企业内部质量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监督工作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监督。外部监督主要依赖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监理单位,但政府监管资源有限,难以对所有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督检查;社会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可能存在责任心不强、专业水平不足等问题,导致监理工作不到位。此外,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渠道,公众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进一步削弱了质量监督的效果。
3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3.1 强化质量意识教育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基础。建筑企业应将质量意识教育纳入员工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对企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质量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全体人员对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开展质量宣传活动,如质量知识竞赛、质量案例分析等,营造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使质量意识深入人心。建设单位也应重视质量意识教育,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积极引导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共同推动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3.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清晰的质量管理责任体系,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涵盖质量目标管理、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检验标准等内容,使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改进,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通过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3.3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控
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质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控至关重要。在施工准备阶段,严格审查施工图纸,确保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和使用要求;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为施工过程提供科学的指导。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筑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建设;规范施工工艺,加强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如混凝土浇筑、钢筋连接、防水施工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同时,建立施工质量追溯机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追溯原因并进行整改,保证施工过程质量的可控性。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强化质量意识教育、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控、优化质量监督机制以及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在未来的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持续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加强各方协同合作,形成质量管理的强大合力,为打造更多优质、安全、可靠的建筑工程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建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志平.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5, (17): 34-36.
[2]刘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J]. 福建建设科技, 2022, (03): 120-122.
[3]梁春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散装水泥, 2022, (02):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