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作者

罗智超

身份证号:210504198801230278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城市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大幅增加。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生态系统平衡和居民身体健康。城市污水处理作为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手段。先进且合理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提高污水净化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推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1.1 改善水环境质量

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应用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降低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等指标,减少污水对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的污染。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达标排放或回用,有助于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为水生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1.2 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关键。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能够将污水转化为中水或再生水,使其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回用于工业冷却、城市绿化、道路冲洗等领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不仅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开采,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还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处理效率有待提高

部分传统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复杂成分污水时,处理效率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例如,一些活性污泥法在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或含有特殊污染物的污水时,微生物的活性容易受到抑制,导致有机物去除率下降,处理周期延长。同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泥处理环节也存在效率问题,污泥含水率高、处理难度大,不仅增加了处理成本,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影响整体污水处理效率和效果。

2.2 技术适应性存在局限

不同城市的污水水质、水量差异较大,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往往存在适应性局限。一些技术在处理特定类型污水时效果显著,但面对其他类型污水时可能无法发挥最佳效能。某些生物处理技术对污水的温度、pH 值等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在实际应用中,若污水水质条件波动较大,将影响处理效果。此外,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对技术的需求也不同,一些大型污水处理技术在小型污水处理厂应用时可能存在成本过高、操作复杂等问题,导致技术选择和应用的局限性。

3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应用

传统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物理化学法等。活性污泥法通过微生物群体的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技术成熟等特点,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生物膜法利用附着在载体表面的生物膜微生物进行污水处理,对水质和水量变化适应性较强,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物理化学法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混凝等物理化学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常作为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这些传统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和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能耗较高、污泥产量大等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

3.2 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不断涌现。例如,膜生物反应器(MBR)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能够有效截留微生物和大分子污染物,实现泥水分离。厌氧氨氧化技术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直接转化为氮气,无需外加碳源,具有能耗低、污泥产量少的特点,在处理高氨氮污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此外,高级氧化技术通过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氧化分解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可有效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常用于污水处理的深度处理阶段。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部分技术存在成本较高、技术稳定性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3.3 污水处理技术组合应用

单一的污水处理技术往往难以满足复杂污水的处理要求,因此技术组合应用成为趋势。根据污水水质特点和处理目标,将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组合,发挥各技术的优势,实现互补协同。例如,将物理化学法作为预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污染物,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生物处理技术作为主体工艺,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膜分离技术或高级氧化技术作为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使其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技术组合应用能够提高污水处理的整体效果,降低处理成本,增强系统对不同水质水量的适应性,是未来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3.4 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未来,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资源化的方向发展。研发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微生物菌种和材料,提高生物处理效率和污染物去除能力;优化污水处理工艺,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实现绿色低碳处理。加强污水中能源和资源的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生物燃气、回收氮磷等营养物质制作肥料等,提高污水处理的综合效益。同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迈进。

结束语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意义重大。尽管当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存在处理效率不足、适应性局限、资源回收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但随着传统技术的不断改进、新型技术的持续研发以及技术组合应用的推广,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正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应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朝着高效、节能、环保、资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助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闫凌云, 王孔川, 闫晓华. 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分析[J]. 清洗世界, 2025, 41 (05): 93-95.

[2]曹琦. 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优化[J]. 低碳世界, 2023,13 (02): 37-39.

[3]孙浩议. 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探析[J]. 大众标准化,2021, (04):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