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与实践研究

作者

张佳阅

身份证号:211302199401171629

引言

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施工工艺日益复杂,质量安全管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高质量的施工质量能够确保建筑工程长期稳定使用,减少后期维修成本;严格的安全管理则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 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1 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诸多漏洞。部分企业未建立健全完整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缺乏明确的管理职责划分和工作流程规范,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各岗位之间职责不清,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不统一,执行力度不足,难以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同时,缺乏完善的考核与奖惩机制,无法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影响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差异较大,对质量安全管理产生不利影响。施工人员大多为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对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了解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增加质量安全隐患。部分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欠缺,对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有效识别和处理质量安全问题,无法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制约了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1.3 技术应用滞后

在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中,技术应用相对滞后。一些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缺乏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在质量检测方面,依赖人工检测,检测效率低、准确性差,难以满足大规模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需求。在安全监测方面,对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不足,无法实现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降低了质量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 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

2.1 质量检测技术

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雷达检测等,能够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对建筑材料的内部缺陷和结构完整性进行检测,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智能化检测技术借助传感器和自动化检测设备,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利用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实时检测混凝土强度,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采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质量模拟和分析,提前发现设计和施工中的质量隐患,优化施工方案,保障施工质量。

2.2 安全监测技术

安全监测技术对预防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至关重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在施工现场部署各类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环境数据、设备运行数据和人员行为数据,实现对施工现场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测。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预测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以便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此外,视频监控技术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行为,保障施工安全。

2.3 信息化管理技术

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够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多方面的信息,实现了对施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掌握施工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安全问题。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移动办公应用程序,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监控,提高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此外,云计算技术为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实践策略与保障措施

3.1 完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质量安全管理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统一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加强标准的执行力度,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完善考核与奖惩制度,将质量安全管理目标与个人绩效挂钩,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进行严肃处罚,充分调动各方参与质量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是做好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和技能考核,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安全防护技能。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提升其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和业务水平,使其能够有效履行管理职责。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和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3.3 推广技术应用

积极推广先进的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是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质量检测、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等技术。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科研项目研究,推动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和发展。

3.4 强化材料与设备管理

严格的材料与设备管理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管理制度,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加强材料进场检验,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的应用和有效的实践策略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核心。面对当前存在的管理体系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应用滞后、材料与设备管理不善等问题,通过运用质量检测、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绿色施工等关键技术,采取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推广技术应用、强化材料与设备管理等实践策略,并辅以相应的保障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应持续关注质量安全管理问题,不断创新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建筑行业朝着高质量、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仁宗.试论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21,44(20):196-198.

[2]叶伟站.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2,(42):160.

[3]汤洪涛.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3,(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