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追踪式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张雪艳

梅州市梅江区龙坪小学 514000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要着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养[1]。然而,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薄弱、缺乏个性化指导以及课堂方法单一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追踪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基于问题导向和数据驱动的教学策略,通过精准诊断学生学习难点、持续跟踪学习进展并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学习效果提升。本文结合实际案例,研究追踪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优化教学策略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实践依据。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薄弱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较弱,主要表现为对文章内容的浅层理解和对文本细节的把握不足[2]。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的思维扩展,缺乏深入分析和推理的能力。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包括课外阅读量不足、阅读技巧未得到充分训练等。

(二)缺乏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案,未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针对性指导[3]。这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困惑未能及时得到解决,尤其是阅读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缺乏个别化的辅导和支持,导致其阅读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互动性不足

许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依赖于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的方式,课堂互动不足,学生参与感不强。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

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缺乏多样性,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讨论热情[4]。二、基于追踪式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精准诊断,制定个性化方案

追踪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对学生学习进展的精准诊断,及时发现其薄弱环节,并根据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这一过程要求教师不断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中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通过多维度的评估工具对学生进行诊断,如阅读测试、课堂观察、互动反馈等方式,以了解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深度以及思维拓展能力。基于这些数据,我将学生的阅读能力划分为不同层次,从而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目标和任务。

在教授《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能力和学习进度,设计了以下分层目标和任务:

表1 教学目标分层定制表

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我会采用较为简单的任务,如引导他们反复朗读课文并标记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具体变化,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核心信息;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我则鼓励他们结合课文与个人生活经验,列举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从而加强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而对于高级层次的学生,我会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并以创造性的思维展开未来科技的探讨。

通过这些层次化任务,我能够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这种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方案的制定,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综合能力。借助追踪式教学模式的实时跟踪与反馈,我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取得显著进步。

(二)优化设计,灵活调整策略

在追踪式教学模式下,教学设计必须具备高度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通过不断地收集学生在各任务中的表现数据,教师可以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任务难度,确保每个学生在合适的层次上得到有效支持。当某一任务完成良好,能够顺利过渡到下一个任务;但若任务效果不理想,教师则应根据学生反馈调整策略,选择不同的任务进行教学,确保每位学生在适当的挑战中成长。

在教授《慈母情深》一课时,我结合追踪式教学的理念,通过不断分析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灵活调整教学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宜的层次上学习。任务一“ 阅读理解——提取关键词与情感分析” 的设计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后,圈出与“ 母爱” 相关的关键词,并分析这些词汇的情感含义。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文本内容来提取关键字和句子,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情感层次。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关键词的提取是否准确、是否能够从文本中提炼出情感信息来进行评估。

如果任务一顺利完成,大多数学生能够精准标记并正确理解词汇的情感含义,我则顺利过渡到任务二“ 深入思考——情感共鸣与体验” 。此时,学生将被引导进一步思考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并通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以此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三、结论

本文探讨了基于追踪式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并通过精准诊断、灵活调整和持续评估等环节,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追踪式教学模式通过数据收集与实时反馈,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加个性化,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具体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文章展示了如何通过任务设计、分层指导以及课堂互动等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阅读能力。通过持续的反馈和调整,教师能够确保每个学生在合适的学习节奏下稳步提升,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指导。

(本文系梅州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第十二届科研课题《追踪模式的教研行动研究》(课题编号:MZ12YBKT189)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 璐 . 小 学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的 现 实 困 境 与 优 化 理 路 [J/OL]. 现 代 中 小 学 教育,1-5[2025-01-18].

[2]郑珊妹.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25,11(02):58-60.

[3]陈海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探究——以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 元为例[J].名师在线,2025,11(02):67-69.

[4]王静.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5,11(01):27-29.

项目编号:梅州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第十二届科研课题《追踪模式的教研行动研究》(课题编号:MZ12YBKT189),2024 年 1 月立项。

作者简介:姓名:张雪艳出生年:1994 年11 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东兴宁职称: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学位: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