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作者

穆东晟

身份证号:14032119910803481X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建筑工程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其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功能性和耐久性,更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项目规划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建设到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能够规范工程建设行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减少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深入研究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探索提升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保障建筑工程安全、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工程安全与使用功能

质量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从地基基础施工到主体结构建设,通过对施工工艺、材料质量等方面的严格把控,保证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各种荷载和环境作用,避免出现坍塌、开裂等严重质量问题。同时,有效的质量管理能够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需求,如合理的空间布局、良好的采光通风、完善的水电设施等,为使用者提供舒适、便捷的环境,提升建筑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二)提升企业信誉与竞争力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高质量的工程是企业树立良好信誉和品牌形象的关键。建筑企业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打造优质工程,能够赢得业主和社会的认可与信赖,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良好的信誉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项目机会,吸引优秀的人才和资源,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相反,若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部分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存在诸多缺陷。质量责任制度不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划分模糊,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时相互推诿扯皮。质量检验制度执行不力,对原材料进场检验、施工过程检验和竣工验收检验等环节把控不严,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质量奖惩制度缺乏有效性,对质量管理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缺乏激励措施,对违规操作和造成质量问题的人员处罚力度不足,无法充分调动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技术管理应用不足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应用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施工技术方案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部分企业照搬照抄通用方案,未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难题无法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推广不够积极,企业担心应用新技术存在风险,缺乏创新意识和勇气,使得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无法在工程中发挥优势,影响工程质量的提升。此外,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施工人员对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理解不透彻,容易出现施工错误。

(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是影响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质量管理知识和经验,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管理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质量管理措施。施工人员中农民工占比较大,他们大多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施工技术和质量标准掌握不熟练,施工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企业对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重视不够,未能及时更新员工的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质量要求。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一)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明确质量责任制度,将质量管理责任细化到每一个部门和岗位,签订质量责任书,确保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加强质量检验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对钢筋、水泥、砂石等主要材料进行严格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强化施工过程检验,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规范竣工验收检验,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合格。完善质量奖惩制度,设立质量奖励基金,对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奖励;对违反质量管理制度、造成质量问题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罚,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

(二)强化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施工前,组织专业人员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进行详细规划,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优化。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成果,通过试点工程进行应用验证,成熟后在工程中全面推广。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工作,采用书面交底、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确保施工人员准确理解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建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资料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为工程质量追溯和后续维护提供依据。

(三)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质量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和实操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建立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挂钩,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质量管理队伍,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是保障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尽管当前存在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技术管理应用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且面临观念转变、技术创新、监管执行等方面的挑战,但通过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强化技术管理工作、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等措施,以及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变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将不断创新和发展,朝着智能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迈进,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推动建筑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志平.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5, (17): 34-36.

[2]刘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J]. 福建建设科技, 2022, (03): 120-122.

[3]梁春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散装水泥, 2022, (02):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