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与对策

作者

马倩

身份证号:130181198205294823

引言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日益广泛。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够提升食品的口感、色泽、稳定性,延长食品保质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推动食品工业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深入研究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探寻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保障公众健康、维护食品市场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积极影响

(一)改善食品品质

食品添加剂能够显著改善食品的品质。在口感方面,甜味剂、鲜味剂等添加剂可以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提升食品的适口性;增稠剂、乳化剂等能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使食品更加细腻、顺滑。在色泽上,食用色素可让食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增强食品的视觉吸引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此外,品质改良剂还能优化食品的组织结构,提高食品的加工性能,使食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形态和品质。

(二)延长食品保质期

食品添加剂在延长食品保质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防腐剂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减少食品因变质造成的浪费。抗氧化剂可以阻止或延缓食品成分的氧化变质,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确保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安全可食用状态。这不仅有利于食品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更长久的食品选择。

二、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消极影响

(一)违规使用引发安全隐患

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将不能用于某些食品的添加剂违规添加其中;超限量使用添加剂,使添加剂的用量远超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导致食品中添加剂残留量过高。这些违规行为会使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人体长期摄入可能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引发慢性中毒,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二)非法添加危害严重

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冒充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对食品质量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将工业原料、有毒有害物质添加到食品中,如将苏丹红添加到食品中染色,使用三聚氰胺提高食品的蛋白质检测含量等。这些非法添加物不仅没有任何营养价值,而且毒性极强,会对人体造成急性中毒或长期的健康损害,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

(三)添加剂本身的潜在风险

即使是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部分食品添加剂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若长期大量摄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此外,不同添加剂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与食品中的其他成分也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改变食品的性质,增加食品安全风险。而且,对于一些新研发的食品添加剂,其长期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也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三、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健全的法规标准体系是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基础。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食品添加剂的法律法规,明确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使用范围、限量标准等,使监管工作有法可依。加强对法规标准的

宣传和培训,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准确理解和执行。同时,建立法规标准的动态更新机制,及时根据科学研究成果和行业发展需求,修订和完善相关标准,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强化监督管理是杜绝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的关键措施。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食品添加剂追溯系统,实现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全程追溯,确保问题食品能够及时召回和处理。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形成监管合力,避免出现监管漏洞和盲区。

(三)提升技术检测与研发能力

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研发能力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添加剂相关的安全问题。加大对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研发投入,开发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和设备,提高对食品中添加剂残留和非法添加物的检测能力,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控。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和新型安全添加剂的研发,寻找更安全、更高效的替代品,推动食品添加剂行业向绿色、安全方向发展,从技术层面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四、食品添加剂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面临的主要挑战

食品添加剂管理面临标准更新滞后、检测技术不足、企业自律性差等挑战。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的食品添加剂和使用方式不断出现,现有法规标准难以快速跟进和规范,导致监管存在滞后性。检测技术在面对一些复杂基质食品中的微量添加剂和新型非法添加物时,存在检测灵敏度不够、准确性不足的问题。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受利益驱动,缺乏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自律性差,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屡禁不止。

(二)针对性应对措施

针对标准更新问题,建立多部门协同的标准制定机制,加强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及时收集行业动态和科研成果,加快标准更新速度。为解决检测技术难题,加强产学研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开展检测技术攻关,提高检测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通过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诚信教育和培训,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违规企业进行公示和惩戒,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增强企业自律意识,从源头上减少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行为。

结束语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质量安全既有着改善品质、延长保质期等积极作用,也存在因违规使用、非法添加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提升技术检测与研发能力等应对策略,以及针对管理挑战采取的有效措施,能够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管理面临新的趋势和挑战,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伟伟.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与对策[J]. 食品安全导刊, 2025, (16): 149-151.

[2]齐铜善.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25, (14): 1-3.

[3]胡心瑜.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 现代食品, 2024, 30 (08): 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