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作者

李卫

身份证号:362233197307032511

引言

在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进程中,工程机械设备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其性能优劣直接关乎工程建设的效率、质量与成本。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工程机械逐渐难以满足复杂多样的施工需求,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凭借机械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特性,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它使工程机械设备在功能拓展、性能提升和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实现突破,极大地增强了设备的适应性与竞争力。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传感检测技术等多学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而形成的综合性技术体系。该技术以机械系统为物质载体,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控制手段,将机械结构、动力传输、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功能有机整合。通过对机械系统的精确控制与智能化管理,使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功能集成化、控制精准化、运行高效化,达到“ 机电合一” 的理想状态,从而显著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工作效能。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组成要素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五大核心要素构成。机械本体作为整个系统的基础框架,为其他组成部分提供结构支撑和安装平台,其设计与制造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动力系统负责为设备运行提供所需能量,包括各类发动机、电动机等动力源,以及与之配套的能量转换和传输装置;传感检测系统如同设备的“ 感官” ,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及外部环境信息,如位移、速度、温度、压力等,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传输给控制及信息处理系统;执行元件系统是实现设备具体动作的关键部分,它根据控制指令完成诸如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夹紧松开等操作;控制及信息处理系统则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 大脑” ,对传感检测系统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运算,依据预设程序或控制策略发出控制指令,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确保设备稳定、高效运行。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鲜明的技术特点。智能化体现在设备能够依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工作任务要求,自动感知并调整运行参数和工作模式,具备一定的自主决策能力;集成化实现了机械、电子、信息等多种功能的高度融合,有效减少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紧凑性和可靠性;高效化通过对系统结构、控制策略和动力传输方式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能量损耗,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能量利用率;高可靠性借助先进的传感检测技术和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警和保护措施,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应用优势

(一)提升自动化水平

传统工程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许多操作环节依赖人工经验进行判断和控制,不仅操作流程繁琐,而且容易受到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和疲劳状态的影响,导致施工效率低下、精度难以保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将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机械传动系统相结合,使工程机械设备能够按照预设程序自动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例如,在土方施工中,装载机能依据设定的装载量自动控制铲斗的升降和物料抓取,在道路施工中,摊铺机可根据路面平整度要求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和速度,无需人工频繁干预,显著提高了施工的自动化程度和作业精度,同时也减少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

(二)优化操作性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带来了全方位的优化。在操纵系统方面,采用电子控制技术替代传统的机械操纵方式,如先导式液压操纵系统,操作人员只需施加较小的力推动控制手柄,即可实现对设备动作的精确控制,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上,广泛应用触摸屏、液晶显示屏等先进显示技术,将设备运行状态、工作参数、故障信息等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给操作人员,同时提供简洁易懂的操作菜单和指令输入方式,使操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操作策略。

(三)增强可靠性与安全性

工程机械设备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运行,面临着各种潜在的故障风险和安全隐患。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构建完善的传感检测和故障诊断体系,有效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借助高精度的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设备关键部位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如发动机温度、液压系统压力、传动部件振动等。一旦检测到参数异常或设备出现故障征兆,系统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自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降低设备运行速度、切断动力输出等,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应用趋势

(一)智能化深度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智能化应用将向更深层次推进。未来的工程机械设备将具备更强大的智能感知、分析和决策能力,能够通过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实时扫描和数据采集,结合历史施工数据和经验模型,自动规划最优施工路径和作业方案。例如,在大型矿山开采作业中,智能挖掘机可以根据矿石分布情况和开采要求,自主调整挖掘策略和工作参数;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智能摊铺机能够依据路面设计标准和施工条件,自动优化摊铺工艺和施工参数,实现无人化、智能化施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人为因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

(二)网络化与远程监控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工程机械设备实现全面的网络化连接。通过构建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管理平台,设备管理人员可以实时远程监控分布在不同施工现场的多台工程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参数、地理位置等信息,实现对设备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当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报警信息,并通过远程诊断系统对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指导,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三)绿色节能化

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节能已成为工程机械设备发展的重要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在设备的绿色节能设计中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通过优化动力系统配置,采用高效节能的电驱动、混合动力等新型动力技术替代传统燃油动力,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另一方面,运用能量回收技术,将设备在制动、减速等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进行回收再利用,转化为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供设备后续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为工程机械设备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显著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操作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推动了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科技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将不断向智能化、网络化、绿色节能化方向深入拓展,为现代工程建设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环保的设备支持。

参考文献

[1]汪贞利,吴应法,陈义方,陈阿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应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5,54(05):79-81.

[2]王涛.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4,60(12):158-160.

[3]蔡家松,徐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4,60(07):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