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困境及措施
龚睿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的革新,城市工作中心逐渐开始向郊区移动,导致老旧小区呈现出经济边缘化的问题。但实际上老旧小区的资源丰富,这种发展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所以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理念也应运而生,其为推动老旧小区的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老旧小区改造中,也会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限制了城市更新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就以城市更新理念为基础,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困境和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困境及措施
引言:
城市更新较为权威的概念,是1958年在荷兰的城市更新研讨会上所提出的,其是指对城市中建筑物、绿地等环境和生活的改善与优化。我国的城市更新理念,与其他国家的城市更新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他国家的城市更新更像是“推倒重建”,而我国的城市更新,是在资源重复利用的基础上,做好部分内容的革新与优化,从而达到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美容市容的基础上,实现最少的资金投入。这也是解决我国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措施。所以相关城市需要明确城市更新理念的重要性,主动以城市更新理念为基础,做好老旧小区改造问题的优化工作,进而为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1、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的问题
1.1居民主体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多种利益主体,而不同居民对城市更新理念的支持度、接受度存在差一些,这就导致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多方意见难以达到一致,从而影响老旧小区改造的效果。比如,部分住户对老旧小区改造保持积极的态度,其认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可以有效提升周围环境。但同样,部分住户则担心,在老旧小区改造期间,可能会带来施工的困扰,而且还有可能会产生成本分摊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住户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态度。此外,老旧小区不仅是居民的生活空间,其也是特定历史以及人们记忆的载体,在老小区改造的过程中,这些元素往往淡化,甚至一些包含意义的设施可能会出现拆除或改建等问题,导致小区丧失了文化象征,使得老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存在排斥心理,影响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1]。
1.2技术改造问题
技术问题也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问题。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的改造与房屋拆除重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需要做好房屋的评估,明确房屋中可用的资源。但实际上,工程项目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所以即使评估合格,在后续拆除中,也有可能会出现损坏等问题,从而增加了城市更新的成本。而且城市更新是当下一种新的理念,与之相关的房屋建设标准尚不完善,而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经常会存在缺乏标准的情况,导致工程项目建设存在随意性的问题,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和难度。此外,历史因素也是影响老旧小区改造的成因之一。老旧小区的建设年限久远,而且其建设标准与现代标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甚至有部分小区的原始设计和施工资料已经遗失,这给后续的改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增加项目评估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工程变更等问题发生的概率,使得老旧小区改造中,经常会出现成本超预算等问题。
1.3资金筹措问题
资金是一个项目运行的基础,城市更新的各项内容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虽然从表面上看,城市更新的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我国老旧小区面积较大,而且施工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所以其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城市更新中,政府会对项目进行资助,但总的来说,资金有限。让用户注入资金的方式,虽然理论上能够降低政府的财政压力,但实际上,由于大部分住户属于中低收入群体,其支付能力相对有限,无法一次性或长期承担改造的费用使得资金筹措问题愈发突出。而且,在没有足够的经济激励机制或补偿条件情况下,住户的改造意愿相对较低,所以资金成为影响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因素。
2、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的措施
2.1提高居民配合度
提高居民配合度,是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减少改造问题的重要手段。所以政府需要明确居民配合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工作,坚持“以民为本”的理念,结合居民对小区改造的疑问、痛点,进行有效的引导和优化,提高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配合度。首先,做好宣传工作。政府需要加强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宣传工作,通过持续性的宣传,改变用户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固有意识,使其明确老旧小区改造的意义。比如,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册、开展社区会议、开展线上互动平台等方式,向小区居民介绍改造的具体内容,以及改造所带来的效果,提高其对老旧社区改造的参与度。而且为了提高住户对老旧小区改造的赞成率,工作人员还需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哪部分住户配合度较低,并通过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居民的意见和需求,通过针对性引导,提高住户的赞成率。其次,做好设计工作。科学合理地设计,也是提高居民赞成率的重要措施。所以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通过走访等方式,了解住户的需求,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好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划工作,避免老旧小区改造后与城市整体特点存在割裂性,并保障老旧小区改造可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使改造方案兼顾人性化和实用性。最后,建立完善监督机制。为了避免资源浪费,还可以建立居民监督机制,由居民成立居委会,定期对改造工程进行检查和反馈,使居民可以直接与改造团队沟通,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使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2]。
2.2加强技术优化与创新
老旧小区改造会面临诸多技术壁垒,所以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相关企业也需要重视技术的改造和革新,明确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问题的前置处理,为保障老旧小区改造的顺利进行助力。首先,做好问题摸底工作。老旧小区建设的年限背景等存在差异,所以其相关资料也存在丢失等问题,所以企业在城市更新之前,需要明确城市更新的相关内容,并以改造的重点为基础,进行信息摸底工作,全面了解建筑结构安全性、空间利用率、基础设施等相关数据。对于缺失的信息,相关企业需要结合信息的重要性,主动利用GPS等技术进行再次测量,获得精准数据,保障后续技术利用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其次,引进新技术。在“双碳”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建筑技术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衍生出更多新材料、新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性能。所以企业需要重视技术引进,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建筑的舒适性。
2.3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首先,争取政府更多的资金支持。政府财政支持是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居民出资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所以省政府要向中央政府申请专项改造资金,通过争取更多的资金,推动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升级和优化。其次,鼓励居民出资建设。居民出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财政的压力。所以省政府要做好居民的引导工作,鼓励居民通过分期付款、小额贷款等方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高居民的参与感。最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社会资本参与,是实现资金和运营风险共担的重要措施。所以政府可以主动采用公私合营的模式,并出台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等相关激励政策,使社会资本愿意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中,确保老旧小区改造有充足的资金[3]。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更新背景下,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是盘活城市中心经济的重要措施,但在改造过程中,业主、资金、技术是限制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因素。所以相关单位需要明确老旧小区改造的问题,做好问题的针对性处理,从而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窦坤林.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困境及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5,(07):92-94.
[2]杨冠华.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5,(04):76-78.
[3]岳钊,王丽娟,王彦骁,等.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24,45(S1):89-93.
(1)作者简介:龚睿(出生年份—1988年7月8日),性别 男,民族 汉,籍贯 四川省营山县,职务/职称 工程师,学历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