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物联网通信协议优化与资源分配策略

作者

韩兆华

身份证号:13010219860714091X

物联网现有的通信协议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短距离通信协议(如蓝牙、Zigbee、Wi-Fi)和长距离通信协议(如 LoRa、NB-IoT)。短距离通信协议中,蓝牙技术具有低功耗、连接便捷的特点,适用于近距离设备间的小数据量传输,如智能手环与手机的数据交互;Zigbee 协议则以自组织网络和低功耗著称,常用于智能家居设备的组网通信,能够实现多个设备的协同工作。然而,蓝牙和 Zigbee 在传输距离和网络容量上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大规模、远距离的物联网应用需求。Wi-Fi 虽然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相对较大,但功耗较高,不适合电池供电的物联网设备长时间使用。长距离通信协议中,LoRa 凭借其超远距离通信和低功耗特性,在环境监测、智能抄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NB-IoT 则具有强穿透性、低功耗、广覆盖的优势,适用于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物联网场景。但 LoRa 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在处理大数据量业务时效率不足;NB-IoT 的通信延迟相对较大,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此外,现有通信协议在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也存在不足,不同协议之间难以实现无缝对接,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隐私泄露和安全攻击风险较高,限制了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1. 基于分层架构的物联网通信协议优化方案

为提升物联网通信协议的性能,基于分层架构提出优化方案。在物理层,引入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根据信道质量动态调整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当信道条件良好时,采用高阶调制和高速编码,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当信道受到干扰或质量下降时,自动切换到低阶调制和低速率编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优化天线设计和信号处理算法,提高信号的接收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在数据链路层,设计高效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采用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相结合的混合接入方式,根据不同设备的业务需求和网络负载情况,灵活分配信道资源,减少数据冲突和重传次数,提高信道利用率。在网络层,改进路由协议,采用动态路由选择策略,结合节点的剩余能量、链路质量和网络拓扑结构,实时计算最优路由路径,避免因路由不合理导致的能量消耗不均衡和网络拥塞问题。此外,在应用层增加协议适配层,实现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和互联互通,提高物联网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2. 多维度物联网资源分配策略研究

物联网资源分配涉及频谱、能量、计算等多个维度。在频谱资源分配方面,针对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使物联网设备能够感知周围频谱环境,动态地发现和利用空闲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同时,研究基于博弈论的频谱分配算法,通过建立设备之间的博弈模型,使各设备在竞争频谱资源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达到整个网络的频谱资源最优分配。在能量资源分配上,考虑物联网设备多采用电池供电的特点,提出基于能量感知的分配策略。根据设备的剩余能量和数据传输需求,合理分配能量资源,优先保证能量较低设备的数据传输,避免出现节点过早死亡的情况。例如,对于传感器节点,在数据采集频率较低时,降低设备的工作功率,延长电池续航时间。在计算资源分配方面,针对物联网边缘计算和云计算融合的趋势,设计动态任务卸载策略。根据任务的计算复杂度、数据量大小以及云端和边缘节点的计算资源负载情况,智能地将任务分配到最合适的计算节点上进行处理,减少任务处理延迟,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

3. 物联网通信协议优化与资源分配协同策略

通信协议优化与资源分配策略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出将二者协同的策略,以进一步提升物联网性能。在协议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资源分配的需求,使通信协议能够更好地支持资源的动态分配。例如,在 MAC 协议中预留资源分配接口,方便根据网络负载和设备需求实时调整信道资源分配。同时,资源分配策略的制定也应依据通信协议的特点进行优化。对于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的通信协议,在分配频谱资源时,优先为调制方式复杂、数据传输速率高的设备分配优质频谱,确保其通信质量。通过建立通信协议与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模型,利用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对协议参数和资源分配方案进行全局优化,寻找最优的组合,实现能耗、传输效率、网络容量等多目标的平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协同策略后,物联网系统的整体能耗降低了 20% -30% ,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了 15%-25% ,网络拥塞率显著下降。

4. 优化与分配策略的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为验证物联网通信协议优化与资源分配策略的有效性,基于专业的物联网仿真平台搭建实验环境。在仿真实验中,模拟多种物联网应用场景,设置不同数量和类型的设备,分别对传统通信协议和优化后的协议、传统资源分配策略和优化后的策略进行性能对比测试。从能耗、传输效率、网络延迟、网络吞吐量等多个指标进行评估。在能耗测试中,记录设备在不同策略下的数据收发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传输效率测试通过统计单位时间内成功传输的数据量来衡量;网络延迟测试测量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输时间;网络吞吐量则反映网络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数据总量。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通信协议在相同条件下,数据传输效率比传统协议提高了约 22% ,网络延迟降低了 18% ;优化后的资源分配策略使系统整体能耗降低了 25% ,网络吞吐量提升了 20‰ 。采用协同策略后,物联网系统在各项性能指标上均取得了更显著的提升,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与分配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物联网通信协议优化与资源分配策略是保障物联网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物联网通信协议和资源分配策略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为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实现万物互联、智能高效的未来社会。

参考文献

[1]秦文钊.5G 时代大数据智能自动化在物联网通信的运用[J].中国宽带,2025,21(06):148-150.

[2]高浩志,刘利君,陈亚军.物联网平台通信协议编解码低代码开发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信息界,2025,(04):165-167.

[3] 许雅宁. 物联网(IoT) 在通信信息化中的关键作用[J]. 中国宽带,2025,21(0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