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BIM+区块链的工程造价动态审计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作者

谢文茂

身份证号:130582199511015610

随着建筑行业规模扩大和项目复杂性增加,工程造价审计作为控制成本、保障资金合理使用的关键环节,重要性愈发凸显。但传统工程造价审计依赖人工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真实性难保证、各方协同效率低等问题。项目实施中,信息滞后使审计人员难以及时发现成本异常,纸质或电子文档数据易被篡改致审计结果可信度下降,多方信息孤岛严重,难以实现全过程动态跟踪。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有三维可视化、信息集成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优势,能整合工程造价相关信息;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特性,可保障数据安全存储与共享。将 BIM 与区块链技术融合应用于工程造价审计,为解决传统审计难题、实现动态审计提供了新思路。

1.传统工程造价审计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传统工程造价审计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困境。在信息管理方面,审计数据多以纸质文件、电子表格等形式分散存储,信息采集依赖人工录入,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审计人员难以快速获取完整、准确的项目数据,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性,无法满足动态审计对实时性的要求。数据真实性保障方面,传统审计数据存储方式缺乏有效的防伪和追溯机制,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存在被篡改的风险。部分项目参与方为谋取利益,可能对工程量、材料价格等关键数据进行篡改,导致审计结果失真,难以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在协同审计工作上,建设项目涉及多方主体,各参与方使用的软件和管理系统不同,数据格式不统一,信息共享困难,形成信息孤岛。审计人员在收集和核对数据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各方沟通协调,审计工作流程繁琐,协同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审计。此外,传统审计多采用事后审计方式,无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控制问题,不利于工程成本的有效管控。

2.基于 BIM + 区块链的工程造价动态审计系统设计思路

基于 BIM 与区块链技术特性,设计工程造价动态审计系统。在系统功能架构上,构建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与 BIM 模型对接,自动获取项目的设计、施工、材料等相关数据,并利用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进度、质量等数据;数据存储模块采用区块链技术,将采集的数据以分布式账本的形式存储,确保数据不可篡改且可追溯;数据分析模块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工程造价的变化趋势,识别异常数据;审计预警模块根据预设的审计规则和阈值,当发现数据异常或成本超支风险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在技术融合方案上,建立 BIM 与区块链的数据交互接口,将 BIM 模型中的结构化数据转化为区块链可识别的格式进行存储,同时,区块链中的审计结果和数据更新信息可反馈至BIM 模型,实现两者的双向数据流通。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在区块链上自动执行审计规则,如工程量计算、价款支付审核等,提高审计工作的自动化和规范化程度。

3.基于 BIM + 区块链的工程造价动态审计系统实现路径

实现基于 BIM + 区块链的工程造价动态审计系统,需从硬件、软件和制度三方面着手。硬件层面,部署高性能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满足大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需求;在施工现场安装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终端等设备,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软件层面,开发适配的系统软件,包括 BIM数据处理软件、区块链节点管理软件以及审计数据分析软件等,确保各软件之间的数据兼容和协同工作。同时,搭建统一的系统平台,整合各功能模块,为审计人员提供便捷的操作界面。制度层面,制定系统使用规范和数据管理标准,明确各参与方在数据采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审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对 BIM 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力,确保系统在实际工程中有效落地。

4.基于 BIM + 区块链的工程造价动态审计系统应用案例验证

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为例,验证基于 BIM + 区块链的工程造价动态审计系统的有效性。项目实施前,传统审计模式下信息传递缓慢,曾出现因材料价格数据错误导致成本核算偏差的情况。部署该动态审计系统后,通过与项目的 BIM 模型对接,自动采集设计阶段的工程量、材料清单等数据,并存储于区块链中。在施工过程中,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现场进度数据,系统自动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当发现某区域施工进度滞后可能导致成本增加时,及时发出预警。审计人员通过系统数据分析模块,对材料价格波动、工程量变更等进行监测,发现某批次钢材价格超出市场正常范围,立即追溯数据来源,核实后避免了不合理的成本支出。项目竣工后统计显示,该系统使审计工作效率提升 40% ,成本核算准确率提高至 98% ,有效保障了项目资金合理使用,验证了系统在工程造价动态审计中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5.基于 BIM + 区块链的工程造价审计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未来,基于 BIM + 区块链的工程造价审计技术将向更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方面,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审计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审计风险和异常模式,实现智能审计决策。集成化发展体现在与建筑行业其他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如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施工现场的全面感知和智能管理,与云计算技术结合实现审计数据的高效存储和计算。同时,随着行业标准和规范的不断完善,基于 BIM+ 区块链的工程造价审计技术将在更多项目中得到应用和推广,推动工程造价审计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模式全面转型,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结束语:本文完成了基于 BIM + 区块链的工程造价动态审计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分析了传统审计问题,提出系统设计思路与实现路径,能有效解决传统审计难题,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标准体系,推动基于 BIM + 区块链的工程造价动态审计技术广泛应用,助力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王正,白杨,任建峰,等.基于区块链的电网工程造价数据可靠性评估及差异化管理[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24,57(05):683-690.

[2]李少凤.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电网工程造价信息共享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4,(06):53-55.

[3]徐恩利,汤佩豫,易望,等.基于 BIM 的新兴城市地铁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3,(2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