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立面测绘中地面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技术
马超
身份证号:130185199703202514
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对古建筑进行精确的立面测绘,能够为其保护修缮、历史研究、数字化存档以及文化传承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然而,古建筑往往具有复杂的结构造型、精美的装饰细节以及独特的材质纹理,传统的全站仪测量、手工绘图等测绘方法存在测量效率低、数据获取不全面、对复杂结构与纹理信息记录困难等问题,难以满足古建筑精细化测绘的需求。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逐渐应用于古建筑测绘领域,二者虽各自具备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地面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的三维空间数据,却在纹理信息获取方面存在不足;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取丰富的纹理细节,但在三维坐标精度上有待提高。因此,研究地面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技术,整合二者优势,对于实现古建筑立面高精度、高效率、全方位的测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为古建筑保护与研究工作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1.地面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在数据采集环节,地面激光扫描设备的选型和扫描方案制定至关重要。根据古建筑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激光扫描仪,合理设置扫描站点的位置和数量,确保能够全面覆盖古建筑立面,避免数据遗漏。同时,为保证扫描数据的精度,需在扫描区域内布设一定数量的控制点和标靶。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时,要规划合理的拍摄路线和拍摄角度,保证相邻影像之间有足够的重叠度,以满足后续特征匹配和三维重建的需求。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光照条件,避免强光直射和阴影遮挡,确保影像质量。数据处理过程中,对于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点云滤波、孔洞修补、点云精简等操作,去除噪声点和冗余点,提高点云的质量和处理效率;对于摄影测量影像数据,采用特征点提取算法(如 SIFT、SURF 等)提取影像中的特征点,通过特征匹配算法实现影像之间的同名点匹配,进而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解算相机的位置和姿态参数,构建三维稀疏点云模型,并通过密集匹配生成三维密集点云模型或网格模型。最后,利用控制点和标靶信息,将激光扫描点云与摄影测量三维模型进行精确配准,采用纹理映射算法将影像纹理准确地映射到三维模型表面,完成数据融合。
2.地面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技术在古建筑立面测绘中的应用案例
以某古建筑群中的一座典型古建筑为例,开展地面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技术的应用实践。在数据采集阶段,使用高精度地面激光扫描仪对古建筑立面进行扫描,共设置 8 个扫描站点,获取了包含数百万个点的三维点云数据;同时,采用专业单反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了 200 余张高质量影像。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利用点云处理软件对激光扫描点云进行预处理,去除因树木遮挡、行人干扰产生的噪声点,对扫描区域之间的点云进行拼接,保证点云数据的完整性。对摄影测量影像进行特征提取与匹配,通过空中三角测量和密集匹配,构建了具有精细纹理的三维模型。然后,基于布设的控制点,将点云数据与摄影测量三维模型进行配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以内。最后,将影像纹理映射到点云模型上,生成了逼真的古建筑立面三维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测量,能够精确获取古建筑立面各构件的尺寸、角度、相对位置等信息,与传统测量方法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在几何尺寸测量精度上提高了 30% 以上,同时完整保留了古建筑精美的雕刻、彩绘等纹理信息,为古建筑的保护修缮设计和历史研究提供了详细、准确的数据资料,充分体现了融合技术在古建筑立面测绘中的优势。3.地面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技术的优势与应用价值
地面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技术在古建筑立面测绘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与重要应用价值。在精度方面,融合了地面激光扫描的高精度三维坐标信息和摄影测量的纹理细节,相较于单一技术,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古建筑的真实形态,满足古建筑精细化测绘的需求。在效率上,两种技术同时开展数据采集工作,且数据处理过程可并行进行,大大缩短了测绘周期。从数据完整性来看,既获取了古建筑的几何结构信息,又保留了丰富的纹理特征,为古建筑的数字化存档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基础。在应用层面,该技术生成的高精度、高逼真度三维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古建筑的保护修缮方案设计,帮助设计师直观地了解古建筑的损坏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修缮措施;也可用于古建筑的虚拟展示和文化传播,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更多人领略古建筑的魅力,促进古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地面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测绘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面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技术在古建筑测绘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硬件设备方面,激光扫描仪和相机的性能将不断提升,朝着小型化、轻量化、高分辨率、高精度方向发展,便于在复杂环境下开展古建筑测绘工作。软件技术上,数据处理算法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降低人工操作难度。未来,融合技术有望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古建筑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动态保护。例如,通过在古建筑上布设传感器,结合融合技术获取的三维模型,实时监测古建筑的结构变形、环境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基于融合技术构建的古建筑三维模型将更加逼真和准确,为古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推动古建筑保护与研究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结束语:地面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技术为古建筑立面测绘提供了一种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该技术的原理、方法、应用案例等方面的研究,证明了其在获取古建筑几何信息和纹理细节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古建筑保护与研究中的重要应用价值。然而,目前该技术在数据融合精度、处理效率以及复杂场景适应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不断优化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提高融合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以更好地满足古建筑测绘及保护工作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传承和弘扬古建筑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扬,闫崇仁.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东方收藏,2024,(07):133-135.
[2]赵宁兴.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古建筑测绘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3,(02):43-45.
[3]刘庚余.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与倾斜摄影测量在福州古厝保护中的应用[J].福建建设科技,2022,(06):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