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作者

丁超

南京吉深开发置业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引言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施工项目质量是衡量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使用寿命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施工项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效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能够确保施工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成本,提升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因此,深入研究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探索科学有效的质量管控方法,对保障施工项目质量、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与基本要求

(一)质量控制的核心地位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最终能否达到预期的功能和标准,对项目的使用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高质量的施工项目不仅能为业主提供可靠的使用保障,还能为施工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反,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工程返工、工期延误、成本增加,甚至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将质量控制放在项目管理的首要位置,贯穿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交付使用的每一个环节。

(二)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工程项目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规范。具体包括保证工程的结构安全,使建筑物或构筑物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承受正常使用和预期的荷载作用;满足使用功能需求,如建筑物的空间布局、通风采光、给排水、电气系统等符合使用要求;达到外观质量标准,保证工程的外观造型、装饰装修等符合美观和耐久性要求。此外,质量控制还应注重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减少质量波动,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三)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需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首先是预防为主原则,将质量控制的重点从事后检验转移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通过制定完善的质量计划、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提前发现和消除质量隐患。其次是全过程控制原则,对施工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再者是全员参与原则,质量控制不仅仅是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需要施工项目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从项目经理到一线施工人员,都应树立质量意识,明确质量责任,积极参与质量控制工作。最后是质量标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质量标准、规范以及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基础环节。首先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组织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技术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为施工过程提供指导。其次是人员准备,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需求,配备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材料和设备准备也至关重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采购材料和设备,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合格。此外,还需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临时设施搭建、测量放线等,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阶段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工程实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方法正确、施工顺序合理。加强对工序质量的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班组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专职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检验,上道工序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如混凝土浇筑、基础灌注桩施工、钢结构焊接等,要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制定专项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序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要加强施工质量的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质量问题要做到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整改效果未验证不放过。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阶段是对施工项目质量的全面检验和评估。在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首先进行自检,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自检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验收申请。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评定。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查阅工程技术资料是否完整、准确,包括施工图纸、施工记录、材料检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对竣工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验收,直至工程质量符合要求。通过竣工验收,确保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合格,满足业主的使用需求。

三、施工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一)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施工项目质量保证的基础。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质量责任制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人员。加强质量体系的运行管理,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及时发现和解决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同时,积极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信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强化人员质量意识与技能培训

人员是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强化人员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至关重要。施工企业应加强对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通过开展质量宣传活动、质量知识讲座等方式,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树立 “ 质量第一” 的观念。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对新入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施工技能和质量要求;对特殊工种人员,如电工、焊工、架子工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其持证上岗;对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和方法的培训,提升其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为施工项目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材料与设备管理

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加强材料与设备管理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措施。在材料采购环节,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加强材料进场检验,对进场的材料进行外观检查、抽样检验等,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工程施工。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的储存、保管和发放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材料损坏、变质。对于设备管理,要做好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运行可靠。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保证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四)推进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

施工技术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推进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施工企业应积极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绿色施工技术等。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活动,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施工技术和工法。加强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到实际施工项目中,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

(五)建立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

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是确保质量保证措施落实的重要手段。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机构,配备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对施工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检查。定期开展质量检查活动,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通报和整改跟踪,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将质量指标纳入项目考核体系,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奖金分配职务晋升等挂钩,激励全体人员积极参与质量控制工作。同时,积极接受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督,对提出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结束语

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明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加强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采取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人员培训、加强材料设备管理、推进技术创新、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施工项目质量管控水平,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质量控制与保证工作,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以高质量的施工项目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建筑施工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侯力炜. 施工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J]. 居业, 2021, (03): 160-162.

[2]郭金通. 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 城市开发, 2020, (01): 153-155.

[3]鄢文龙. 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探析[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22, 37 (06): 30-32.

[4]戴英武. 工项目管理中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 门窗, 2013, (12): 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