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王清波
河南众骉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河南省三门峡市 472000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有着多方面且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工程质量的整体要求。首先,保障工程结构安全是最核心、最基础的目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确保建筑的地基、主体结构等关键部分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能够抵御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地震、台风、荷载等,避免出现结构坍塌等严重安全事故。其次,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也是重要目标之一。建筑工程应能够充分发挥其设计的使用功能,为使用者提供舒适、便捷的环境。再者,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是质量管理的硬性目标。建筑行业有着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这些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底线。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从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的执行到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确保符合要求,避免因违规操作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2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质量第一原则是质量管理的首要原则。在建筑工程中,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必须将质量放在首位,优先于进度和成本。不能为了追求施工速度或降低成本而牺牲工程质量,要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从根本上保障工程的整体品质。
预防为主原则强调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主动措施,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问题出现后再进行处理。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过程控制,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质量隐患,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全过程控制原则意味着质量管理要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质量控制要点,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施工准备阶段要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施工过程中要对工序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竣工验收阶段要全面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可控。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研究
3.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有关人员应根据项目建设的质量标准,完善工作制度,为实际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时,主要需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的质量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管理网络。在企业内部应增设专职质量管理部门,配备足够的专业质量管理人员,该部门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和总体方针,明确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和权限。第二,优化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编制涵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特别要指出材料验收、工序交接、隐蔽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的控制标准。第三,形成全过程质量控制机制,推行从设计交底、材料进场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质量管控,重点加强施工方案审批、技术交底等事前控制,还需强调工序检查、实测实量等重要过程,落实质量验收、成品保护等事后控制。第四,注重质量检测与评价,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专业检测人员,建立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测制度,督促岗位人员检测并评价有关环节的施工质量,记录检测和评价数据。
3.2 完善质量管理工作流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责任体系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从项目启动到竣工验收,确保质量控制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在项目启动阶段,需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标准、检查频率及方法、质量风险控制措施等,为后续施工提供清晰的指导框架。该计划应由项目经理主持制定,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共同参与讨论,以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施工阶段,需要实施动态质量控制。对于进场的材料,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需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巡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并通知相关责任人整改。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质量问题时,能够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分析和处理。此外,重点监控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实行情况。这包括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施工中旁站监督、施工后严格验收等,以确保关键部位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组织全面的质量评估与总结。依据合同条款、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等,全面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整理质量文档,形成完整的质量报告。同时,召开项目质量总结会议,回顾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得失,提炼经验教训,为未来项目提供参考。
3.3 加强材料与设备的质量管理
3.3.1 材料管理
在材料管理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材料进场验收环节,企业应严格执行“三证”核查制度(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检查材料的这些证书是否齐全,而对于钢材、水泥等主要建材,则需由专人负责见证取样送检,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第二,存放材料时,有关人员应根据材料分类结果,实现分类存放,并准确标识材料的种类等相关信息。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在存放过程中还需做好防护工作,如钢筋要架空存放并做好防锈处理,水泥存放时要做好防潮工作,装饰材料要避免阳光直射。第三,领用材料时,企业应建立材料领用制度,明确“先进先出”要求,做好材料使用台账记录。对于混凝土、砂浆等现场配制材料,要严格按配合比计量,并按规定制作试块送检。第四,使用材料时,质量管理人员要加强巡查,重点检查材料是否错用、混用,是否存在以次充好等现象。
3.3.2 设备管理
进行设备管理时,主要应做好设备的选型、安装等工作。第一,设备进场环节,企业应构建并执行设备验收制度,由专业人员核查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检测报告等资料,对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还需查验设备使用登记证和定期检验报告。第二,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安装完成后开展空载试验、额定载荷试验等性能测试,形成完整的验收记录。第三,日常使用管理方面需建立设备台账,实行“一机一档”制度,详细记录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等情况。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运行和带病作业。第四,设备维护保养要实行定人、定时、定标准制度,按照设备保养手册要求做好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季节性保养。对于故障设备要及时停用检修,严禁擅自改装或拆除安全防护装置。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环节,建筑企业应合理分析现实情况,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情况调整方式方法和施工策略,这有利于助力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展开。建筑企业还应重视强化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理念,让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切实以质量和安全为基本标准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这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能够使建筑工程施工在与社会当前需求相契合的前提下,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进而降低风险,提升经济收益,助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勇. 浅析工程监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及提升监理水平的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8):113-115.
[2] 李宇峰 . 工业办公居住综合体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 居舍,2024(27):50-53.
[3] 徐坤军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分析与预防措施 [J]. 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7):34-37.
[4] 王东东,廖鱼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手段 [J]. 建筑机械,2024(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