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证据认定规则研究
赵卉
武安市人民法院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 056300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其复杂性和专业性给证据认定带来诸多挑战。准确认定证据是公正处理此类纠纷的关键。合理的证据认定规则能保障司法裁判的公平公正,维护建筑市场秩序。深入研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证据认定规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证据认定的重要性
1.1 保障司法裁判公正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涉及金额大、利益关系复杂,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 [1]。准确认定证据能使法官全面了解纠纷真相,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裁决,避免冤假错案,增强司法公信力。例如在某建设工程质量纠纷案件中,通过对施工图纸、验收报告等证据的准确认定,明确了双方责任,作出了公正判决。
1.2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当事人在纠纷中通过提供证据主张自己的权利。合理的证据认定规则能确保当事人的证据得到公正审查和评价,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当施工方提交了证明其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的证据,且证据被正确认定时,就能获得应有的工程款项。
1.3 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规范的证据认定规则能引导建筑市场主体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注重证据的收集和保存,增强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这有助于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提高建筑市场的交易效率和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证据认定面临的问题
2.1 证据形式复杂多样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证据,包括合同文件、施工图纸、会议纪要、工程签证、检验报告等。这些证据形式各异,来源广泛,给证据的收集、整理和审查带来很大困难。不同格式和载体的证据在真实性和关联性判断上存在一定难度。
2.2 证据真实性难以判断
由于建设工程周期长、参与方多,部分当事人可能为了自身利益伪造、篡改证据。一些施工单位可能会伪造工程签证单以获取更多工程款。同时,一些证据可能因时间久远、保管不善等原因出现损坏、缺失等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判断证据真实性的难度。
2.3 证据关联性认定困难
建设工程纠纷中,证据之间的关联性较为复杂。一个纠纷可能涉及多个环节和因素,证据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和重叠[2]。判断哪些证据与案件事实具有直接关联,哪些证据仅具有间接关联,需要法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工程质量纠纷中,施工工艺、材料质量、施工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相关证据的关联性认定较为复杂。
3 完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证据认定规则的建议
3.1 明确证据认定的基本原则
3.1.1 合法性原则
证据的收集、提供和审查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法官应严格审查证据的来源、形式和取得方式是否合法。对于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如暴力威胁取得的证人证言,应予以排除。同时,要确保证据符合法定的形式要求,如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等。
3.1.2 真实性原则
法官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证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可以通过核对原件、调查取证、鉴定等方式判断证据的真伪。对于有争议的证据,可以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如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质量鉴定,以确定证据所反映内容的真实性。
3.1.3 关联性原则
在认定证据时,要准确判断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联程度。只有与案件事实具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对于与案件无关的证据,应及时排除,避免干扰法官的判断。在工程款结算纠纷中,只有与工程价款计算相关的证据才具有关联性。
3.2 规范各类证据的认定方法
3.2.1 书证的认定
书证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最常见的证据形式。对于书证,首先要审
查其是否为原件,如无原件,要审查复印件的来源和可靠性。要审查书证的内容是否完整、清晰,是否存在涂改、添加等情况。对于合同文件,要审查合同条款的约定是否明确,是否存在歧义。
3.2.2 物证的认定
物证在建设工程纠纷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如工程质量问题涉及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等。对于物证,要审查其来源是否合法,是否与案件事实相关。要对物证进行妥善保管和检验,必要时可以进行抽样检测。在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认定时,可以对材料进行抽样送检。
3.2.3 证人证言的认定
证人证言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在认定证人证言时,要审查证人的身份和资格,判断其是否具有作证能力。要审查证人与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利害关系,以评估其证言的可信度。可以通过询问证人、与其他证据进行印证等方式对证人证言进行综合判断。
3.2.4 鉴定意见的认定
鉴定意见在建设工程纠纷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对于鉴定意见,要审查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资质是否合法,鉴定程序是否规范。要对鉴定意见的依据和方法进行审查,判断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鉴定意见存在明显错误或不合理之处,应要求鉴定机构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
3.3 加强法官专业能力培养
3.3.1 专业知识培训
在建设工程领域,专业性要求极高,法官不仅要通晓法律条文,还得熟悉工程技术、造价核算、项目管理等专业内容。为此,法院可定期安排法官参与专项培训,邀请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前来授课,通过案例解析、实务研讨等方式,帮助法官深入理解建设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切实提升处理此类案件的业务能力,让司法裁判更贴合行业实际,确保案件审理的专业性与公正性。
3.3.2 实践经验积累
应当鼓励法官多参与建设工程纠纷案件的审理实务,在具体办案中积累实战经验 [3]。可考虑建立案例指导机制,安排专人对各类典型案件进行系统梳理,从证据采信、事实认定到法律适用等环节展开深度剖析,形成详实的案例指引材料。这样一来,法官既能从过往案例中借鉴处理思路,又能在对比分析中提升对工程领域证据的甄别能力和案件化解水平,让审判经验在实践与总结中不断沉淀,更好应对此类案件的复杂性。
3.3.3 跨部门交流合作
法院应主动加强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等单位的联动协作。可以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让法官能随时与这些部门的专业人士沟通,就工程质量认定、造价核算标准、施工规范等专业问题深入探讨,及时获取行业内的权威意见。这种跨领域协作既能帮助法官破解专业知识壁垒,在面对复杂工程证据时作出更精准的判断,也能让司法裁判更贴合行业实际规则,从专业维度保障案件审理的公正性,让每一份裁决都经得起专业检验。
结束语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证据认定规则的完善是保障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证据认定的基本原则,规范各类证据的认定方法,加强法官专业能力培养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证据认定面临的问题,提高证据认定的准确性和效率。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证据认定规则,以适应建设工程领域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见东 . 工程项目违法转包中实际施工人如何主张工程款问题分析 [J].法制博览 ,2023,(34):82-84.
[2] 胡玥.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相对性突破问题的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2023
[3] 郭小霞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造价鉴定问题研究 [J]. 房地产世界 ,2023,(2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