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灵护航, 为成长扬帆启航
王容
重庆市江津区东城小学校 重庆 402260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极易在外部复杂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错误的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德育工作,根据育人政策要求,多层面展开教育活动,传递优良的思想认知观念,正向影响学生思想,使其品行符合社会标准,形成正确的三观。对此,文章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与措施展开深入探究,旨在同步提高语文、德育教育质量,实现为学生心灵护航、为成长扬帆起航。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呈现出多元化的渗透价值。具体表现为:心态方面,德育也可看作为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需秉承着从小抓起的原则,积极开展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阳光的心态;能力方面,因小学生年龄小,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难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极易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做出错误决定,而小学语文涵盖巨大的文学力量,辅以多元德育元素,有助于学生正确辨别是非对错,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不被不良因素所干扰,拥有良好的明辨是非能力;人才培养方面,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显著提升,这就需在教育阶段从社会发展现状入手,渗透德育内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自觉履行社会公民的职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多元措施
(一)介绍作者生平,渗透德育元素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阶段,作者生平简介属于课前导入内容,教师需根据学情、古诗词内容进行课前导入设计,围绕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情感价值观念等展开讲解,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基础搭建共情空间,渗透德育元素,影响并感染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为例,包含《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篇古诗词,教师需根据古诗主题、核心内容,针对性设计作者生平介绍方案,以多媒体设备为载体通过图文结合、视频等方式展现,合理渗透德育元素。以《山行》为例,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应围绕杜牧生平、创作背景展开教学,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对此可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并讲解晚唐时期杜牧的成就、人物性格、诗歌特点,如诗歌兼具婉约与豪迈特征,注释《孙子兵法》,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历史洞察力。通过以上介绍学生能掌握杜牧的个人特征,感知其作品的学习价值,学习向往美好生活、豪放豁达、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端正生活态度。除此之外,《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的课前导入环节,通过介绍作者生平,学生能学习苏轼乐观向上、宁静淡泊的精神,积极克服生活困难,学习叶超翁意志高远的精神,不被困难所击败[2]。
(二)基于语文阅读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阅读教学属于小学语文重要内容,涵盖一部分德育内容,鉴于此教师可从学情出发,根据语文阅读内容,合理渗透德育教育,避免学生产生排斥心理。
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当学生已阅读课文内容,且掌握中心思想,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回顾课文,讨论司马光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的问题,学生回答:乐于助人、遇到问题冷静思考、聪明机智,之后教师给予肯定与赞扬,再提出“请同学们回顾日常生活,是否也遇到同类型事件?”,学生深入思考,积极举手回答,有学生阐述:“与小伙伴一起玩乐时,其不小心被石子划伤,手部出血,我立刻带着小伙伴到最近卫生室,利用零钱购买创可贴并进行包扎”。其他同学也依次阐述此类事件,传递乐于助人、团结伙伴的精神,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文章宗旨,还能学习司马光身上的优良品质,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三)联系实际生活,渗透德育教育
渗透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将小学语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沟通能力、生活体验能力发展,保障德育质量。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画杨桃》为例,处于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应准备并展示新鲜状态的杨桃,采取循序渐进、逐层递增的方式,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杨桃的外观、味道、质地、营养等,之后引出课文《画杨桃》,共同阅读文章内容,理解主题内涵,强调“日常生活中需学会用心感受与体验美好事物”的内涵。课文学习过程中,教师需以小组为单位分发杨桃,引导学生围绕杨桃形状、大小、颜色等展开深入观察,培养学生事物观察能力,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画出心中的杨桃,表现内心世界。设计绘画展示与分析环节,学生依次分享绘画特点、核心要素,指出绘画杨桃与生活中的杨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统一总结与评价,指出每个学生杨桃绘画的特点,发现并赞扬学生的心灵美,培养其善于发现实际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纵观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持续变革与发展,德育教育成为重点,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心态、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需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确保德育质量。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征,采取联系实际生活、介绍作者生平、围绕语文阅读的措施,多维度入手渗透德育教育,以此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综合能力。未来发展过程中,还可制定每日朗读计划、设计读书分享活动,促进学生情感升华。
参考文献:
[1] 管延秀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路径探索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引文版 ) 教育科学 ,2025(4):154-157.
[2] 王燕 .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 [J]. 语文世界 ( 上旬刊 ),2025(1):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