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策略与实践探究

作者

关雪燕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思始小学  5293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 版 )》明确指出,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在引导和点拨上,应加强引导,引导和点拨,以利于学生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明确核心素养,确立阅读主阵地,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训练中培养阅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兴趣呢?一是引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阅读,选择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的书籍,以期获得更好的阅读感受;二是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了对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指导,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阅读策略和方法,使学生阅读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效率更高,从而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阅读乐趣得到增强。

一、挑选合适的课外读物

学生在开始阅读之前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读什么,现在的学生阅读资源远远不止这些,能够接触到的课外读物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面面俱到,应有尽有,让学生的阅读资源更加丰富。而面对如此琳琅满目的书籍,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也是我们需要帮助的。因为《读什么》、《何必念》,这些都是具有导向性的东西。高尔基说: “书的一面启发我们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们在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我在这烂泥塘里就会沉沦,我会被有趣的东西淹没,也会被川流不息的水流淹没……”高尔基说,“书的一面启发我们的智慧品味高尔基的这句话,作者是在不停地进行自我审视的。正因为书籍对人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引导、帮助学生选择有营养、有意义的书籍,教师在阅读时应该多花点心思。 “好的起点等于成功的一半”,选好一本好书也是一个重要的开始,读好一本好书是不能缺少的。

二、趣味的活动

在学生被故事吸引后,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性强的阅读活动来保持阅读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如进行讲故事接力赛等,引导他们阅读学习。 我常对学生说: “我走了,我走了。”“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让他们越来越有兴趣去读书,而且能够实实在在地参与到读书的故事当中去。”这样,学生在阅读课上的阅读效率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再如,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触类旁通的想象,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读书思路独立地说出来,对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也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会爱上阅读,但老师注意不要把阅读课变成语法课,也不要变成讲读课,指导阅读时要结合阅读的内容,创造一个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的真实语境,问答式不如接力式, 讲解式不如表演合作式,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就会喜欢上阅读,而不是这本书的故事里究竟包含着什么秘密,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

三、创新的检验

教师在读完故事内容后,要着重考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在阅读中培养创新思维两个方面。但是要注意不能把检验变成生硬死板的測试,要结合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内化他们阅读的信息,再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产出,避免伤害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复述课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以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复述不同学段、复述要求不同,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三年级的时候,阅读的时候把文章打乱顺序,要求同学们把故事再梳理一遍,整理一下,这是很好的训练同学们进行有效的阅读。在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时,借助文章中的图画讲故事,把其中几幅藏起来,保留重点画面, 让学生看着重点画面有创意地讲故事,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培养学生把故事讲得很完整,这是老师们在教学之初就应该明确的一个目标。教师要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复述,告诉学生我们是讲故事,而不是背诵课文。

那么,就应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把“创新”的血肉充盈,建立在复述的基础骨架上。 就拿编童话来说吧。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复读是一门大家都懂的小窍门”。一是寻找文中反复出现过的几个地方;二是描画文中反复出现的字句;三是对文中画出的重复语句,做到读一篇,读一篇;四是对语段中重复出现的语句进行细微变化的思考,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进行思考。

第二,老师要引导学生创造童话故事的重复性相似。 记住“变化”是个金点子,我们可以采用“接龙故事”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故事的创作,这是一种创作童话故事的思路。 关于童话故事中时间的变迁,作者常常以“那一定会很好”等词来暗喻主人公的一生——用人的一生。 同时故事也有细节上的改动,《永远垮不掉的老宅》中的老宅有细节上的改动、角色的改动、房客蜘蛛等在老宅中的改动等等。也有换位置的,“胡萝卜先生胡子”到底是从什么地方经过的呢?还有就是心情的转变,中小女生在《卖火柴的小姑娘》中的心情始终跟着火柴在变化。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这些变化,进行童话的创作。

最后,老师要指导学生找出“规律”,“规律”是创造童话故事的得力助手。我们的童话故事其实也有一定的规律,比如森林中总是会发生故事;故事人物总有性格最机灵的,也有好吃懒做、傻乎乎的;人总会在故事中遇到困难,总会历经磨难,最终克服自我,克服困境。当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规律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把好的童话创造出来。

阅读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热情,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读书有乐趣、读书有质量的良好读书习惯, 从而达到推动提高读书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 )》,北京师范大学

[2]《新课程研究》,2021 年第 01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