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家校共育: 构建初中德育新生态

作者

李彩娇

开平市月山初级中学 广东江门 529300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并成为孩子道德认知形成的启蒙者,学校作为学生系统学习知识、塑造品格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知识传授与品德教育的重要职责,在此大背景下,家校共育成为必然趋势。只有家庭和学校紧密携手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为初中生构建全新的德育生态,进而让他们在良好氛围中茁壮成长。

一、家校共育构建初中德育新生态的意义

在以往,许多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表现,而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等方面的关注不够,但是目前,家校共育已经打破了这一限制,比如学校与家庭利用定期召开的家长会、线上沟通平台等各种形式进行密切地沟通,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全面地传递,让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状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不再仅仅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而应该更加重视孩子的品德和心理发展。学校深入渗透德育内容并提供多样实践平台,使孩子能够在现实的环境中学习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家长还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通过言传身教将道德观念的传递和参与公益事业的参与等活动使孩子了解到什么是社会的责任。此外,家校共育还能让家长将知识融入品德教育,并和学校一起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新的生态环境下,孩子将会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两方面的关怀和指导,并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1]。

二、家校共育构建初中德育新生态的策略

(一)搭建互动平台,促进信息流通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学校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专门的家校沟通网站或应用程序,通过该平台,老师能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品德、课堂及日常行为等表现,家长也能随时了解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和教育理念等信息。同时家长可在平台上分享孩子在家表现,并提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老师则根据家长反馈调整德育教育方式,以实现信息双向流通,进而为德育新生态构建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学校创建专门的家校沟通应用程序后,老师会在每周固定时间将本周班级开展的如“尊重他人”主题班会等德育主题活动的精彩照片、学生分享的小故事及讨论得出的具体做法等详细内容发布在平台上,同时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品德表现,比如有的学生帮助同学解决难题时展现出了耐心、责任心等品德,老师则给予表扬并详细描述。家长看到信息后在家庭中延续学校教育,并与孩子讨论如何更好尊重帮助他人。此外,家长还能在平台分享孩子在家参与家务劳动、关心长辈等表现,老师则根据家长反馈在课堂上表扬相关同学,并引导其他同学学习。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进一步讲解相关品德知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吸收品德知识。

(二)提升家长素养,优化家庭德育

为了优化家庭德育,老师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将科学的教育观念、方法和德育知识传授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掌握与儿童的有效交流方法,同时也能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另外,家长本身也要加强自己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环境,使其与学校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提高 [2]。

例如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活动时,老师可以安排一系列实用课程,如开设“初中孩子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专题讲座。在讲座中,老师需要详细讲解初中阶段孩子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渴望独立又依赖家长等心理特征,并分享与孩子沟通时要多倾听、少批评及用平等交流代替命令式对话等技巧。同时,老师还会在学校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优秀家庭教育案例视频、关于品德培养的文章等丰富德育知识资源,使家长能够通过参加活动和利用线上资源逐渐改变以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比如有家长反馈,以前孩子犯错就一味指责,现在会先耐心听解释,再一起分析问题。老师得知后可以在课堂开展“家庭沟通小故事分享”活动,让学生讲述家长改变沟通方式后的感受。学生们纷纷表示,现在和家长能像朋友一样聊天,心里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和家长说,老师则顺势引导学生明白良好家庭沟通环境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积极表达想法,从而促进亲子相互理解,进而使学生在和谐的家庭德育氛围中更好地吸收知识、健康成长。

三、结语

家校共育是推动初中德育深入发展、构建新生态的核心动力,它打破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界限并使德育全方位渗透进学生生活,所以老师作为德育工作的关键实施者应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并通过定期交流、共同策划活动等方式积极与家长建立紧密互信的合作关系,以凝聚家校教育合力。同时老师要不断提升自身德育素养、创新教育方法并引导家长掌握科学教育理念,如此家校携手共进才能为初中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进而助力他们成长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积极向上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陈燕宏 . 立足”和润”德育视角 , 做好家校合作共育 [J]. 江西教育 ,2024:13-15.

[2] 崔士强 . 家校共育模式下的小学德育路径探究 [J]. 新智慧 , 2024(27):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