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内部采购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赵冬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物资供应中心 150040
引言:
公立医院始终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内部采购是公立医院运转的重心内容,其包含医疗器械等多种物资以及服务的获取。想要有效控制医疗服务成本与质量,顺利开展医院日常诊疗活动,那么就需要做好采购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避免其形成廉政风险、资源浪费等的情况。探索贴合公立医院特征的内部控制优化路径,全面提高内部财务管理水准,以此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公立医院的社会公信力。
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全面梳理公立医院内部采购业务工作流程,确定各项工作环节的关键控制点以及风险点。由其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补充完善内控制度的内容。并且制度的内容应当包含采购方式、采购需求、合同签署等,使得各项环节应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标准。细化采购需求论证制度,确定不同类型采购项目的参与人员,编制详尽的论证报告。在采购大型医疗设备时,组织全医学专家、财务专家等共同参与,由临床使用需要、经济效益等多个维度展开充分论证,防止其形成盲目采购等的问题。建立采购需求变更管理机制,如果采购需求产生变化,应当确定相应的变更条件以及责任主体,防止随意变更需求而形成采购成本,而形成增加采购成本或者浪费资源等的问题。时刻关注国家政策法规等产生的变化,修订完善内部采购控制制度更新。建立动态更新管理机制评估审查制度,结合医院业务发展状况以及管理需要调整制度内容,保障制度的适应性以及有效性。同时加强内部采购控制工作开展的宣传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对于制度的理解和认知程度,这样工作人员便可以自觉执行相关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利用案例分析等多种办法,与采购人员深入了解制度的具体要求以及相关操作流程,确定违反制度的后果和责任。定期检查考核制度的执行状况,针对能够严格执行制度的部门或者个人进行嘉奖,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使得制度执行状况可以列入部门以及个人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职称晋升或者绩效奖金相挂钩,进而构成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机制。针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建议,及时优化和调整制度。
2 规范采购流程执行
医院应当结合自身的工作定位以及科学发展需要,制定统一的物资采购标准,建立部门间的协同沟通机制。在提出采购需求之前进行沟通和论证,保障需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动态监测分析采购需求,如果发现需求异常要及时处理,防止产生重复采购或者过度采购的问题。完善采购需求审核制度,确定审核小组的职责和权限,细化审核内容,加强预算合理性的审核。建立采购需求公示制度,将审核通过的采购需求公示在医院内部,接受其他部门和员工的监督,以此提高需求审核的公正性与透明度。构建完善的采购基础数据收集与管理体系,和供应商进行沟通协作,以便获取当前市场价格相关信息内容。借助信息化技术分类整理历史采购数据,给后续开展的预算方案编制提供参考依据,预测未来价格走势,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管理库存物资,定期盘点一次,保障库存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防止由于库存数据不准确而形成的预算偏差等的情况。应用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式,结合医院实际状况,科学合理编制采购预算方案。并且在编制阶段,应当综合性分析业务发展需要,考量市场变化等多项因素,注重提升预算的适应性。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使得预算编制能够符合实际业务需要,同时建立预算调整预警机制。如果在执行预算方案的过程中产生偏差问题,那么其会立刻发出相应的警告信号,依照相关规定及时调整,从而顺利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组织采购人员深入学习与采购相关的法规条例,确定采购方式的适用范围以及操作标准。
在确定采购方式之前,应当综合评估采购项目的特征以及需求状况等,保障采购方式的合规合法性,不能随意变更采购方式。如果需要变更,则应当针对其存在的特殊状况需要,选择适宜的采购办法,提供充足的理由和证明材料,依照程序进行审批。在采购时,展现出市场竞争的作用,利用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等多种办法,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参与其中,注重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确定供应商的资质条件及审核标准。在准入审核阶段,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认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多类因素,同时还需要考察供应商的信誉记录、财务状况以及技术水平等。加强和其他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了解供应商在行业内的信誉状况,以此提高准入审核的准确性。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价机制,分别由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多个维度评价供应商。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结合评价结果分类管理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 强化执行监督
结合公立医院内部采购业务的特点和内部控制的要求,建立涵盖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明确评价标准和评分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例如,在控制环境方面,可设置组织架构合理性、人员胜任能力、制度健全性等评价指标;在控制活动方面,可设置采购流程合规性、合同管理有效性、验收付款准确性等评价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制定详细的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价工作的目标、范围、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在评价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制度,及时将评价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送医院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为内部控制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于评价结果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评价结果不合格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分析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结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内部采购控制建设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应当践行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创新内部控制理论以及实践方式。将内部控制和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合,优化内控管理体系,增强医院风险应控能力。同时还应当加强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培养全员内控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使得医院可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琎 . 公立医院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建设 [J]. 投资与创业 ,2025,36(4):151-153,157.
[2] 邓智丽 , 李靖雯 , 李舒慧 , 等 . 新时代公立医院采购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 [J]. 管理学家 ,2024(18):19-21.
[3] 刘璇斐, 苏亚敏, 黄懿璐. 公立医院采购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 ,2023,40(12):84-86.
[4] 邓智丽 , 林仁回 , 杨文怡 , 等 . 基于内部控制建设的公立医院采购管理系统的建设实践 [J]. 现代医院 ,2024,24(10):1587-1590.
[5] 刘爱军 . 公立医院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建设研判 [J].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21(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