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绘本阅读与部编版新教材融合教学实践探索
石敏
重庆市渝北区五星路小学校
一、背景介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材也经历了多次修订。部编版新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贴近生活的选材和科学的编排,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然而,仅凭教材内容难以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因此,将绘本阅读与部编版新教材相融合,成为提升小学低段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绘本以其精美的画面、生动的情节和简洁的语言,深受小学低段学生的喜爱。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绘本阅读与部编版新教材相结合,既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本案例以一年级下册课文《小鸭子与小公鸡》和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为例,探讨如何将绘本阅读与部编版新教材有机融合,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案例描述
(一)案例背景
一年级下册课文《小鸭子与小公鸡》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鸭子和小公鸡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的故事。该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团结意识。而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则通过一只大猩猩出租友情的有趣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友情的真谛和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1. 教材分析:
(1)《小鸭子与小公鸡》:通过小鸭子和小公鸡之间的故事,传递互助友爱的精神。
(2)《我有友情要出租》:通过大猩猩出租友情的经历,让学生思考友情的价值。
2.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画面。他们初步具备阅读简单文字的能力,但理解能力有限,对友情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尚需引导。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本阅读和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理解友情的真谛。
4.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绘本图片和音频等、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实体书、动物头饰若干、小组讨论卡片和记录纸。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新课: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动画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小鸭子与小公鸡》动画短片,画面色形象生动,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动画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情感铺垫:教师用温柔的语言讲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像小鸭子和小公鸡这样的小动物,它们之间也会发生很多温暖人心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们之间互助友爱的故事。”
2. 课文学习:深入理解,情感体验
(1) 观察插图: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朗读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断句,注意表现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小鸭子和小公鸡遇到了什么困难?它们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特点,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归纳课文主旨,强调互助友爱的重要性。
3. 绘本阅读:拓展视野,深化理解
(1) 封面猜测:教师出示绘本的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封面上的角色形象、背景色彩等元素,猜测故事内容。这一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2) 音频辅助:教师播放绘本音频,学生边听边看绘本图片,感受故事氛围。音频中的声音效果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使学生更加投入地阅读。
(3) 情节梳理:音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大猩猩为什么要出租友情?它找到了真正的朋友吗?在寻找友情的过程中,它经历了哪些事情?”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理解角色的心理变化。
(4) 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只大猩猩,你会怎样寻找朋友?当你找到朋友时,你会有什么感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对友情的理解和感悟。
4. 拓展延伸:角色扮演,情感体验
(1)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表演,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和绘本中的角色特点、情感变化和故事情节。表演结束后,教师和
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和鼓励。
(2)创意写作:教师引导学生以“我的友情故事”为主题,创作一篇小短文或绘画作品。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想象,描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
(3)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点,强调互助友爱和珍惜友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感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与朋友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四)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小鸭子与小公鸡》的课文内容,还通过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的阅读,加深了对友情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积极参与,展现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同时,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后续的阅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问题分析
(一)活动亮点
1. 绘本与课文融合得当。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与课文《小鸭子与小公鸡》在主题上相呼应,都涉及了友情和互助的主题。通过绘本的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元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2.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动画导入、课文学习、绘本阅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形式,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发言和合作讨论。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存在问题
1. 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由于内容较多,时间分配上略显紧张。特别是绘本阅读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未能充分展开思考和交流,影响了活动效果。
2. 对绘本的挖掘不够深入。在绘本阅读环节,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关注了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等方面,但对绘本中的细节和深层含义挖掘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绘本的理解和感悟。
四、反思与总结
(一)反思
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内容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特别是在绘本阅读和小组讨论环节,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交流,以确保活动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对于性格内向或害羞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也可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降低学生的参与门槛,提高整体参与度。在绘本阅读环节,教师还应深入挖掘绘本中的细节和深层含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绘本内容。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总结
通过将绘本阅读与部编版新教材相融合,本次教学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还加深了对友情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了提升。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多种活动形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总之,将绘本阅读与部编版新教材相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深刻认识到应继续探索绘本阅读与部编版新教材融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活动设计,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