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
郭欢
中衡设计集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太仓市 215000
引言
钢结构是一种结构受力性能优良的构造方法,它不仅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而且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性。将该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可显著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目前,在土木工程领域中,钢结构的普及与应用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潮流。
1 土木工程中最常见的钢结构
1.1 高层钢结构
由于具有轻质、高强等优点,高层钢结构在现代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它不仅可以起到核心承载作用,还可以充当外围的横向支承体系,对建筑物的要害部位起到整体支撑作用。轻质的特点使其易于与装配式结构系统相结合,提高了建造效率。但在工程实践中,高层钢结构抗剪系数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在建造阶段对其进行分层加固,同时采用绿色环保阻燃涂层,并对其导热特性进行合理调控,以保证其在火灾工况下的抗火能力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必须对钢结构工艺进行科学的评价和选择。
1.2 空间钢结构
空间钢结构在民用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方法可以实现对钢结构形状的精准控制,减少建设成本,提高项目总体建设效率。为了保证其在结构中的受力和支承作用,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和锚固。实践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有效地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然而,对于大型、中等规模的建筑,设计者需要精确地模拟其工作状态,辨识其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并对其受力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当前,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规范,采用空间钢结构体系更适宜于高稳定度的工程场合。
1.3 轻型钢结构
轻型钢结构具有轻质、模块化和快速施工等特点,是我国低矮建筑普遍采用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要注重对钢材的规格、力学指标进行检验,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各构件与整个建筑物的精确配合。目前,该系统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工业建筑。从板材的轧制精度到焊接过程的稳定,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是当今土木工程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
2 钢结构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用要点
2.1 选材和吊装技术要点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材料的选用及吊装技术的优化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主体结构支座主要采用 Q235 和 Q345B 两种钢种。虽然 Q345B 比Q345B 钢具有更高的强度,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对热处理的要求更高,一些生产厂家更倾向于使用 Q235B 钢。从力学性能和经济性两方面来看,Q345B钢具有更好的强度,但由于野外试样测试手段的滞后,造成材料实时辨识难度较大。针对焊接结构体系,目前有关规范中要求采用 B 级以上的材料,以确保其机械性能与之匹配。在二次构件构造时,因国产 Q345 钢冷弯率不高,业主多采用 Q235 钢代替。在选用高强螺栓为主要节点时,应兼顾抗脆性失效和结构安全余量两方面的要求。尽管 10.9S 级承载螺栓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性能,但当使用法兰形式时,其预紧力传递机理会对其抗滑性能产生影响。
2.2 焊接要点
土木建筑工程中,由于环境条件、设备性能、操作人员技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与规范不符的缺陷。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施工队伍需要采取合适的焊接技术:在焊接过程中,要遵循由中心到周围逐级推进的原则,保证焊缝的均匀性;在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已确定的工艺路线进行,尤其是对接头部位进行对称焊接,以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可靠。根据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异型钢材的焊接作业,建议采取自下而上、分阶段、分层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依据钢板的材质特征和结构受力计算的结果,精确地设置焊接起点,同时还要对工作平台的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3 螺栓连接要点
保证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的装配质量是钢结构节点施工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螺栓和螺帽的紧固度,防止由于施工误差引起的孔位不正,进而影响到整个结构的承载力。在工程应用中,必须严格按锚栓群排布要求,对各杆件间的间距进行复核,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各种应力情况,并以螺栓名义直径及最小连接板厚度为核心控制指标。在工程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对两种锚栓的制作过程不能很好的区别,造成了大量的材料浪费。如高强度螺栓需要按力矩或角度分段进行,而常规螺栓仅需要完成首次拧紧和最终拧紧两道工序,如果工序不清,容易导致连接失败。对于标高的控制,提出采用激光测距机等高精度仪器,构建立体坐标系,对比分析各种锚栓系统的装配精度。但由于孔径偏离《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钻进过程中存在着对钢结构断面完整性的损伤,尤其是在其尺寸误差超过(GB50205)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连接件的刚度将显著降低,从而对后续装配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2.4 铆钉连接要点
在土木工程中使用钢结构时,必须对其铆合过程进行梳理与评价,精确计算其夹持力和收缩应力,以验证其符合规范要求。工程实践表明,铆钉连接塑性好,连接可靠,结构整体性能好,但制造过程繁琐,钢材消耗量大。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螺栓或焊接的方法,而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工程场合,如大跨、重负荷的结构,铆焊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针对这一特性,施工企业可以将其作为后备措施。为避免外界因素可能对其它工序的安全性造成的影响,需要在施工前根据设计测量资料,对箱梁的稳定性、结构跨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2.5 钢材防腐要点
温度和湿度的改变会对钢材内部的分子活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引起钢材的开裂,从而加快锈蚀的发展。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防腐蚀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加强。可以通过涂层和电化学两种方式对钢结构进行有效的防护。但是,在采取各种保护措施之前,必须对厂房的生产和生产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原材料进场时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合格。在此基础上,项目参与方应对钢材的成分、碳含量等进行系统性的对比分析,并采用表面测试手段,着重解决钢材内部开裂的问题。建议在钢结构上安装特殊的喷涂装置,对钢结构的表面进行隔离;对钢板堆放区进行科学规划,保证通风条件;同时,利用传感器对外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降低外部环境对钢结构和性能的不良影响。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钢结构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土木工程领域,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个工程的建设水平。但是,从目前的使用状况来看,该系统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建设单位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特征,对钢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精细的优化,使它的技术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建筑技术向更加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磊. 探析土木工程中钢结构施工技术及应用策略 [J].2025.
[2] 刘鹏飞 . 初探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及应用 [J]. 科学与财富 ,2019.DOI:10.3969/j.issn.1671-2226.2019.01.201.
[3] 郭彦林 , 刘学武 , 张庆林 , 等 . 复杂钢结构施工力学问题的研究与应用[C]// 首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 .0[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