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旅游地理课程思政融合:课堂中的行走引领与家国情怀塑造

作者

余利舰

衢州学院商学院 浙江省衢州市 324000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引领下,旅游地理课程因其独特的跨学科属性与生动的实践性,成为开展思政教育的天然沃土。它不再仅仅是传授山川河流、城市聚落知识的学科,更肩负起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生态文明观和国际视野的重要使命。以下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协同发展:

一、立足本地区,厚植家国情怀与民族自信

深挖“地”之精粹:在讲解中国壮丽山河(如青藏高原、长江黄河)、独特地貌(如喀斯特、丹霞)时,不仅解析其自然成因,更着重阐释其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家园的深厚情感纽带。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与发展道路(如东部沿海开放与西部大开发),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远意义。

激活“文”之灵魂:在探究历史文化名城(如西安、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大运河)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节庆、手工艺)时,超越景点介绍层面。深入剖析其蕴含的历史智慧、哲学思想、伦理观念与审美价值,组织“一条旅游线路讲好中国故事”的设计活动,让学生在规划中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阐释者。

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旅游资源(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长征路线)作为重要专题。不仅在地理空间上定位,更要深刻讲述其承载的革命历史、英雄事迹与精神谱系。组织“云游红色圣地”或实地研学,引导学生思考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二、聚焦时代,培育生态文明观与责任担当

践行“两山”理念:在讲解国家公园体制(如钱江源、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脆弱区(如卡斯特地貌、沙漠边缘)旅游开发时,深入剖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通过案例分析(如赣州宋城古城保护性开发、五水共治与生态旅游转型),探讨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

倡导绿色旅游:将“低碳出行”、“无痕山林”(Leave No Trace)、“生态足迹”等概念融入课程。讨论大众旅游带来的环境压力(如拥堵、污染、生态破坏),引导学生反思自身旅游行为,设计“绿色旅游攻略”或“负责任的旅行者”行为准则,培养可持续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

服务乡村振兴:深入探讨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分析成功案例(如浙江“千万工程”、丽水的古村落乡村旅游发展),理解旅游如何激活乡村资源、带动就业、促进文化复兴、改善人居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未来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

三、放眼全球,拓展国际视野与文明互鉴能力

培养文化包容心态:在讲授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如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巴黎埃菲尔铁塔、吴哥窟)及跨境旅游时,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理解不同文明的价值。通过对比中外旅游发展模式、遗产保护理念与服务标准,引导学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差异,批判性吸收国际经验。

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在涉及边境旅游、海洋权益(如东海诸岛旅游开发潜力)、海外安全风险等议题时,自然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强调国家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了解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知识,提升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责任感。

理解“一带一路”: 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资源和合作潜力。探讨旅游如何促进民心相通、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理解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旅游领域的实践意义。

四、创新教学方法:让思政之“盐”溶于课程之“汤”

案例教学:精心选取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如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灾难 vs 可持续旅游的成功实践;文化粗俗化 vs 活态传承创新),组织深度研讨,在辨析中明是非、悟道理。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设置旅游规划师、文化讲解员、环保监督员、社区代表等角色,模拟旅游开发决策、遗产解说、处理旅游纠纷等场景,在实践中培养综合素养与价值判断力。

项目式学习(PBL):围绕“我为家乡设计可持续旅游线路”、“校园 / 社区旅游资源调查与推广”、“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方案”等真实项目,引导学生团队协作,运用地理知识和思政理念解决实际问题。

数字技术赋能:利用GIS、VR/AR、在线地图、社交媒体资源等,创设沉浸式学习体验(如虚拟红色之旅、生态保护地云考察),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反思性实践:鼓励学生在考察、实习后撰写反思日志或研究报告,不仅记录所见所闻,更要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地理逻辑、文化内涵、伦理冲突及社会责任。

五、总结

旅游地理课程思政建设,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的系统工程。通过深度挖掘课程蕴含的丰富思政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在认知祖国壮丽山河、灿烂文化和时代伟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升华爱国情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拓展全球视野,最终成长为德才兼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每一次“地理之旅”,都成为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之旅。

校级项目:旅游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项目编号:JYXM202207 余利舰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