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分析
孙菲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8
引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其应用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亦在其中。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我国已有超 60% 的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应用情况,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效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人工智能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要应用
(一)推进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对学生学习周期数据进行追踪,并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程度、学习习惯等基础信息,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显著。例如,智能学习平台可以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精准定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并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二)推动教学管理的转型
在教学管理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涵盖了从教学计划制定到教学效果评估的全过程,使得管理过程向高效化、精准化、智能化转型,例如借助智能教务系统可以实现课程安排、考勤管理、成绩分析等自动化操作,在课程安排上系统能够根据教师的授课特点、学生的选课情况以及教室资源等因素,自动生成最优的课程表,避免了人工安排的繁琐和失误;在考勤管理中,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提高了考勤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教学资源智能整合与共享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高职院校可以实现对海量教学资源的智能整合和分类,形成一个庞大的教学资源库,以便于学生和教师通过智能搜索功能快速找到所需的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案例等。同时,这些教学资源还可以实现跨校、跨区域的共享,打破了传统教学资源的地域限制,让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利用,促进了教育公平。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一)技术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不同的人工智能系统之间兼容性较差,容易导致数据共享和信息流通不畅。例如,有的学校使用的智能教务系统与智能学习平台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交互,影响了教学管理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有待提高,教学数据和学生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这对学校的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人才匮乏问题
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离不开既懂人工智能技术又熟悉教育教学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这样的人才,主要表现为现有技术人员往往对教育教学管理的业务流程了解不够深入,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又缺乏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知识,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应用效果。
(三)资金不足问题
高职院校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开发和维护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受经费有限,致使高校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无法购买先进的人工智能设备和软件,继而难以开展相关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工作。
(四)观念上的偏差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对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存在认知偏差,一些人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完全替代人工,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系统,忽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人文关怀。而另一些人则对人
工智能技术持怀疑态度,担心其会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造成冲击,不愿意接受和应用新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
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技术支撑
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其次,学校可联合企业共同打造研发中心,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需求,开发适合的人工智能应用系统,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顺畅流通。最后,要加强信息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运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教学数据和学生信息的安全。
(二)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在学校内部选拔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交叉培训,使其兼具教育教学管理知识和人工智能技术。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可通过招聘等方式引进外部复合型人才,充实学校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同时,还可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更多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首先,高职院校可通过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等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并积极与企业合作,吸引企业的资金投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其次,学校还可以合理利用社会捐赠等资金,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开发和维护。
(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是辅助教育教学管理的工具,而不是替代人工的手段,并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人文关怀,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克服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吴兆明 . 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思考 [J]. 机械职业教育 ,2019(3):59-62.DOI:10.16309/j.cnki.issn.1007-1776.2019.03.018.
[2] 海宇修 . 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思考 [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1(6):225-226.DOI:10.3969/j.issn.1008-0155.2021.06.110.
作者简介:孙菲(1982 年8 月-),女,汉族,山东省莱西县,讲师,本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