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问题化学习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研究

作者

贾瑞方

三河市燕郊中学 河省廊坊三河 065201

1. 问题化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1.1 问题化学习的基本概念

问题化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视现实问题,调动其思考和研究的主动性。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导者,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辩论、解决问题而不断构建知识。问题化学习引导学生关注所学内容的意义,侧重于对其批判性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而非机械地进行听教师的讲授,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深刻记忆,让学习具有挑战性。

1.2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结构

初中语文的大单元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并非简单的以课本章节为单元,而是以跨章节、跨单元的知识性整合为基本形态,以此构建各个单元。一个大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有机联系的知识点的展开,使学生在层次维度都得到建立上理解语文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关注语文知识的积储,同时还注重语文语言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的养成,使学生以整体理解为基础进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行为。

2. 基于问题化学习的教学面临的难题

2.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

尽管问题化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但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提升。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处在建立过程中,有的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往往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对问题的解决更是没有信心和勇气;自主学习本身要求具备较强的学习动机、时间管理能力等和思维深度、问题解决能力等,诸多能力的欠缺必然影响问题化教学的推进。

2.2 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局限性

虽然教育部在近些年进行教育改革时对课程教学提出诸多新要求,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教材以及教学资源不足的缺陷。许多教材重视对知识的呈现,难以创设出能引发学生思考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情境,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1]。问题化学习需要多种多样的跨学科资源、活动材料以及丰富的课堂辅助工具等资源,而当前的教学资源远不够丰富。学校设施和教师的自身发展也不适应用现代教育方式变革而提出的教学理念,使得问题化学习难以推行。

3. 基于问题化学习的教学实施对策

3.1 调动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是实现问题化学习关键要素。参与不仅仅是指学生的课堂发言与表达,它意味着情感、思维、行动上的投入。教师要从提供具有探索性、允许失败的课堂情境,给予学生自主的课堂地位,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 [3]。教师以“问题指引”“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参与。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时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或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设计模拟新闻采编的课堂环节,学生分成记者组和被采访对象,学生就课文内容中的某个人物、某次事件,向被访人物提问题和发表个人看法,这样既能加深对课文文本的理解,又能锻炼批判意识与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参与。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合作的践行者。学生不是单纯的课后作业的完成者,而是课堂整个环节的合作者。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合作讨论、合作任务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性。例如,在小组讨论某一文学文本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在课堂讨论中的个人观点,之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全班展示,让学生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下完成个人观点的优化,也在合作中感受知识的威力。

3.2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段

基于问题化学习的语文教学,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意愿,靠的不是单纯的老师课堂讲述或者家庭作业布置,而是一系列突破传统教学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 [5]。其中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设置真实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进行任务实践。对于语文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现实生活问题向学生导入问题,设置一些和现实生活联系更为直接的任务。比如学习一篇社论时,以“社论如何写”

为话题让学生寻找和思考答案,或者是如何写一篇内容充实且有说服力的议论文等。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在自主寻找解决思路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学习的过程,以学习任务带动问题化学习的方式不言自明。教师可以增加课堂上的自主选择性,比如让学生的读书报告、写作练习可以选择他们自己有兴趣的问题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而不是一成不变按照教师事先安排的内容实施。

3.3 教学反馈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有效的教学反馈和评价是问题化学习高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常态的教学中,评价主要集中在结果方面,例如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作业的完成情况,这样的评价方式很可能是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的一个定性的表述,并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真实收获,而在问题化学习中,要更多地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深度广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就要有更全面、多视角的评价方式 [6]。评价要关注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性,就是时时、处处留下了学生学习成长的印记,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小组内合作的学习情况、独立解决问题、实际应用等。教师要对教学评价进行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小组研讨和表达记录、作业评价记录;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问学生答得好不好,而是要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回答角度、分析深度、语言组织能力和条理性,要让学生能够时刻对照自身在学习中的问题及不足,随时自我改进提高。评价引入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问题化学习不仅仅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传递知识的过程,也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更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想碰撞的集体行动,在问题化学习中的这种师生间的沟通,学生间、小组间的交流多维立体而动态地进行。同行评价可以对别人思想方法的反思中去审视自我学习上的弱点和不足。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我反思和改进的习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定期评价表、互评活动等方式进行深度自我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劣势之处,改善自己学习方法。

结束语:

问题化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强有力冲击,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重大转变,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一个突破性创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思考进行知识内化和升位,进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问题化教学实现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在自身教学理念上不断调整,打破以往教学模式的桎梏,并利用多种资源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问题化教学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在设计问题任务、吸引学生参与、合理的知识框架综合等方面做得更多一些,问题化教学真正意义上的作用就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表现出来。它并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它同样是一种教育理想的追求和教与学的真正解放。

参考文献:

[1] 曲影影 .”问题化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语文世界 ,2024(6):46-47.

[2] 刘艳琴 . 大单元视野下初中语文课堂项目化学习的应用路径 [J]. 语文世界(中旬刊),2024(8):38-39.

[3] 刘志贤 .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问题与优化建议阐释 [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3(35):38-41.

[4] 廖颖珠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作业优化设计谈略 [J]. 中学语文 ,2024(2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