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语言艺术在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

作者

周志森

重庆市大足区昌州小学

一切的美术创作,乃至一切关于美术艺术的活动,都必须依靠对美术语言的充分运用,才能够逐步完成。可以说,美术语言与美术创作是相互依偎、彼此依存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而美术创作是美术发展的最根本的源泉与动力,美术教学又作为美术发展极为重要的推动力,在美术发展史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美术语言对于美术教学而言,也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美术语言的重要性,要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以便能够更有效地运用美术语言,对美术教学进行深入的指导,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对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进行培养。

一、运用语言进行情境导入

导人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学生的情感触发 , 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 ,在导人新课时, 可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可感情境。

( 一) 准确的语言是创设情境的关键

教学语言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规范 , 又要准确,既要简洁明快,又要合乎逻辑。首先,用语必须准确, 表达一个意思, 表达客观事物,能用恰当的语言,不走样。比如,在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中营造气氛时 , 语言一定要字斟句酌 , 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悲剧性的震撼力。其次,必须合乎逻辑。比如 ,在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时一定要结合历史向学生明确说清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 :( 寒江独钓》表达出一种寂寥的意境 ;《江山如此多娇》表现祖国山河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只有这样, 教师的教学语言才可能会产生吸引学生的魅力。

( 二) 生动、形象的语言是进入情境的前提

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首先要用生动、形象、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把“死”的文本知识变成“活”得东西 , 甚至可以做到幽默化 ,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 ( 贺卡的制作》中,教师可以模仿圣诞老人的语言和腔调,探询一下孩子们的心愿和期盼。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而且可以立刻让学生感到“年”的味道。

( 三) 富有语调、节奏的语言可以加强语境的表达

语言有着一定的语调和节奏。从所表达的情境出发 , 运用高低变化、自然合度的语调,可以大大加强口语表达的生动性。善于调节音程的徐疾变化 , 形成和谐的节奏,同样可以加强语境表达的生动性。如在教授中国画梅花画法这课时 , 出示关于梅花的录像 , 教师配合录像声情并茂地朗诵有关梅花的诗词 , 就像语文教师在上文学欣赏课一样。这样 , 不仅可以增进文学与美术之间的联系,而且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 与广泛的文化情境结合在一起 . 以此可以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二、讲授过程中的语言运用

( 一) 风趣幽默的语言是维护课堂纪律的调味剂

学生在上手工课或合作式的美术课时 , 总会使课堂显得有些混乱。有借工具的 , 有互相讨论的 , 有相互参观的 . 有的甚至不能及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此时老师要想让学生快速回到座位或安静听讲时 , 不能用生硬的语言命令学生回到座位上 , 而是微笑地对学生说 :“下一环节的比赛项目是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座位上 , 管好自己的小嘴巴 , 最后一名要给大家表演节目 ,”相信学生会争先回到自己的位置立刻坐得笔直, 等待教师的评比。

( 二) 感情真挚的语言可以传递师生间的情感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对人的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 , 对智力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文明、亲切、美好和规范 ,体现出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不仅要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 , 而且要使其听后能产生共鸣, 乐于接受, 受到感动。感情真挚的语言,易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

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在感情上对学生多一些理解 , 多一层关心,就不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 学生的热情提高的幅度就会越大 , 对后进生更是如此。

( 三) 因势利导的语言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孔子日 :“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然而怎样才能使学生处于“心愤愤 , 口悱悱”的状态呢? 这就对教学语言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 善于激疑,巧于解感,是达到上述目的的途径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设置困难 , 激起学生的疑问。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应该是因势利导 , 用积极、健康、富有激励性的口语启迪学生的心灵,而不应当用压制性的口吻去强迫学生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 在课堂上 , 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 精心设计问题, 微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中对于学生评价的语言把握

( 一) 含蓄而得体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 , 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 , 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这样才能使学生有长足的进步。如“你画的很好,可是要注意审题,下次千万注意主次。”

( 二) 生动、巧妙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 , 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老师一句赏识的话语将给孩子带来奠大的欢喜和喜悦,让孩子敞开思维的大门 , 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 , 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 , 不仅避免了学生的尴尬 , 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 , 学生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 , 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

( 三) 亲切的评价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友谊

师生间多一些亲切的评价语言,可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 , 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 , 不仅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在师生间增进沟通、构筑友谊的桥梁。

实践证明,语言既是独特的教学手段,又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 灵活而恰当的运用 , 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它可以使美术课堂教学产生无穷的魅力。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成为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参考文献:

[1] 李赛男 . 论小学美术语言的重要性 [J]. 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000(011):82.

[2] 余静 . 浅析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J]. 教育观察(上旬),2019,008(004):125.

[3] 邵邦国 . 浅谈美术语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J]《学校教育研究》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