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绘画写话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

牛会青

南开区宜宾里小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烦恼和挫折、痛苦等,如人际交往问题、自我认识偏差以及过度依赖等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为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又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的要求。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常常不能清晰地描述自己的心理过程和感受,既给学校心理老师的辅导带来一定难度,也无法有效排遣自身的心理问题。种种因素,导致更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校将绘画写话这一易操作、易推广的心理辅导活动形式带入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拥有快乐的学习生活。

一、绘画写话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形式

绘画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是儿童最直接、最自由、最便捷的情绪表达方式。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把见到的有趣的事、人物、动物、环境、大自然用手中的画笔,以不同的绘画形式,如:漫画、人物画、山水画、静物、科幻画等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心理绘画是以心理投射理论为基础,把绘画作为学生情感表达的工具,让学生们通过粘贴画、自由画等多种形式,将自己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视觉化。在小学心理辅导活动中,采用绘画这一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写话是指在绘画完成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再通过自身有逻辑性和针对性的讲解,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画,掌握自身绘画的目的和初衷。书写和讲解的过程也是分享的过程,是通过语言表达自身感受的过程。绘画之后的写话可以让整个心理辅导活动的效果更深入。

绘画写话相结合的这种表达方式,融合了习作、想象和创作等多种形式,能够更直接地展示学生心目中的外部生活。

二、绘画写话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意义

当前在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多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心理游戏等形式开展。这些常用的形式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由于普通中小学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这些形式难以真正落实,也很难普及到每一个学生。

将心理绘画与写话相结合,作为心理辅导活动的一种形式,具有以下优势:

1. 易操作,普及性强。绘画手法、形式灵活,不需要熟练的技巧,对于天生喜欢画画的孩子们来说容易上手,乐于接受。写话方面,也没有字数和文采的限制,学生能结合所画内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即可。绘画写话这样一种较易表达的形式,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易于操作和推广。

2. 易表达,解读性强。学生通过线条、色彩,把自己的想法在轻松舒缓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表达出来,再利用语言对所表达的内容给予补充,对绘画过程进行再思考和再加工。绘画写话二者相互补充,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表达自己,帮助老师更清晰地解读学生。

三、绘画写话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实践运用

1. 结合学生情况,开展不同主题的绘画写话团体辅导活动

结合班级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生在某个阶段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学校开展不同主题的绘画写话团体辅导活动。比如,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能结交一些朋友,能跟朋友和谐相处,但对于朋友的理解,还比较浅显,他们的友谊极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闹不和。也有个别学生性格内敛,交友能力较差,不会主动结交朋友。结合二年级学生的交友问题,学校开展了“你是我的好朋友”的绘画写话团体辅导活动。本次活动,采用粘贴画的形式,让学生从提前准备好的图片中选出能代表自己和朋友的图片,贴到彩纸上,再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在班级里寻找五个或五个以上的同学,帮助自己把画补充的更丰富多彩。最后让学生在空白处写出朋友的优点,以及自己交朋友的活动感受,并和大家交流分享。整个活动,教师没有用语言一味的说教,而是通过让学生动手贴一贴、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择友标准,体验交友的乐趣。

针对五年级学生如何树立积极的理想信念,开展“我的未来”绘画写话团体辅导主题活动,通过引导学生画出我理想中的未来,写出我心目中的未来,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

此外,根据学生出现的常见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方面、情绪调节方面、学习压力方面、抗挫折方面等,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快快乐乐每一天”、“情绪小怪兽”、“释放压力,快乐学习”“笑对挫折,超越自我”等绘画写话团体辅导活动。

2. 以“5.25”心育节为依托,开展系列绘画写话心育活动

5 月 25 日为全国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是“我爱我”,倡导我们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悦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为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每年 5 月也是我校的心理健康月。在此期间,学校秉持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开展一系列的绘画写话心育活动,在活动中关注学生乐观阳光心态的培养,帮助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品质与人生态度。

在心理活动月期间,我校了开展“绘启心扉,话抒心田”心理漫画创作征集活动。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画笔描绘身边的点滴细节,用文字书写生活感悟,在一写一画中感受爱、发现爱,探索自我、表达自我。

举办“心绘本 心成长”心理健康绘本创作大赛。绘本这种形式,图文并茂,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学生在绘本创作中采用绘画的形式,完整的展现故事内容,再用简单的语言加以描述,帮助学生深入体会理解故事内涵,从而促进内心的成长。作品是学生心理世界的投射,绘画的内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学生内心世界的情况,故事中人物内心的变化,体现出学生内心的成长。学生借助绘本,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满足心理发展的需求。

3. 创建“绘心声,话心语”心理社团,把绘画写话推展开来

学生心理社团是由学生组成的优秀团队,从学生中选拔心理素质较好且有助人意识的学生,以点带面,通过社团成员的力量,将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辐射到每个班级。社团的形式,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绘心声,话心语”心理社团的开设,通过团体绘画写话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抽象和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心理社团,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宣传活动,提高社团成员心理知识积累,从而为身边同学提供心理信息和心理支持。

四、总结

绘画是孩子们将内心感受呈现的过程,写话是大家交流分享的梯子,绘画写话相结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在疏泄情绪的基础上寻找生活中的积极因子。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成长。总之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采用绘画写话的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曾鸣 . 心理绘画日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J]. 读与写 ⋅⋅ 上旬刊 .2020(2)

[2] 张敏 . 心理绘画日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微 [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4(11)

本文为“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专项任务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结题“绘画写话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 :2020ZXXL-ZX72)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