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路径
何毓树
河南省信阳市实验高级中学 河南信阳 465200
一、问题溯源与理论重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确立单元为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要求整合课程内容六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构建结构化学习生态。然而现实教学中存在三重结构性困境:其一,教学目标碎片化。调研显示 78% 的教师过度聚焦词汇语法离散知识点,忽视语篇间逻辑关联与文化渗透,导致学生认知网络结构化缺失;其二,活动设计断层化。听说读写训练割裂,缺乏进阶性任务链,阻碍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协同发展,如菏泽市定陶二中发现传统课堂中技能训练分离现象占比超 60% ;其三,评价机制滞后性。传统评价拘泥终端知识检测,缺失素养生成过程动态追踪,仅 12% 的教师设计持续性评价工具。这些困境根源在于教师尚未确立“素养本位”的教学统整观。本文基于融贯视角(Coherent Perspective),整合 Erickson 的大概念迁移理论(1995)与英语学习活动观,构建四维实践路径模型,为破解困境提供系统性方案。
二、以大观念锚定素养发展坐标
学科大观念作为学科本质的核心体现,具有高度统摄性与迁移价值,其理论根基可追溯至 Erickson 的概念性课程设计与威金斯逆向设计理论,强调“从素养终点回溯活动起点”。实施需遵循三维视角:课程视角重在解读主题内涵,如北师大版必修三 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 提炼“货币的社会功能”“财富的道德意义”“消费文化差异”三层概念;学科视角需挖掘育人价值,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物质与精神关系;学情视角则需转化可观测目标,如“运用论证性语篇评析金钱观”“设计社区公益倡议书并实施服务”。以 Art and Culture 单元(选必一 Unit 1 )为例,基于“艺术作为文明对话载体”的大观念设定三维目标:文化意识维度要求对比中西绘画美学特征,观测指标为阐释留白技法与透视法则差异;语言能力维度侧重策划非遗文化展英文解说方案,要求受众文化适配度⩾90% ;思维品质维度强调分析艺术形式的文化根性,通过撰写文化符号比较报告外显认知深度。王蔷(2021)实验证实该模式使文化阐释能力达标率提升29% 。需警惕目标泛化陷阱——合肥市调研显示 42% 的教师未建立目标与《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的对应关系,根源在于教师统整能力不足。
三、多模态语篇的逻辑化编织
内容重构需打破教材板块界限,建立认知进阶体系。纵向逻辑链构建需紧扣主题意义螺旋上升原则,如 Wildlife Protection 单元(必修二 Unit2 )形成三级阶梯 :课文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 聚焦个体动物保护认知 ;数据报告Shark Finning Facts 揭示物种存续危机;最终升华至“生命共同体”伦理思考,实现“个体—物种—生态”的意义整合。横向模态整合需发挥多模态语篇互补效应,在 Natural Disasters 单元(必修一 Unit 4)整合新闻报道 Tsunami HitsSoutheast Asia(记叙文特征)与科普文本 How Earthquakes Happen(说明文结构),引导学生对比语篇衔接差异(如 it 句型与被动语态的语用区分),并设计双语防灾手册。跨学科资源渗透是深化主题探究的关键,如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单元融入地理学科碳足迹数据与生物学种群保护案例,设计“生态危机解决方案”倡议书,推动语言能力与科学素养融合。重庆三峡学院对照实验表明,结构化内容重构使学困生单元测试得分提升 11.5% ,印证认知负荷理论在语篇重组中的有效性。
四、三阶进阶的素养共生机制
活动设计需依托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级框架,其学理基础涵盖杜威实用主义“做中学”、维果斯基社会文化理论(最近发展区)及布鲁姆认知分类学(记忆→创造)。学习理解类活动侧重语篇解码,通过感知注意、获取梳理建立知识基模,如在 Cultural Heritage 单元(必修二 Unit 1)利用敦煌壁画图像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提取说明文的导语要素与文体特征;应用实践类活动聚焦内化转化,通过描述阐释、推理判断深化主题认知,如学习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 后开展法庭辩论财富分配伦理,小组合作绘制“社会阶层与金钱权力”关系图;迁移创新类活动强调素养外显,如在 Music 单元(必修一 Unit5 )将《梁祝》改编为英语音乐剧剧本,分析跨艺术形式转译策略。李宝荣(2020)证实思辨性任务植入使批判性思维得分提高 23% ,如财富分配辩论中学生立论句复杂度提升 37% 。三阶活动需形成“输入—内化—输出”闭环,避免技术替代思维的异化倾向,例如角色扮演活动需强化逻辑论证而非视觉刺激。
五、教—学—评一体化闭环
教—学—评一体化要求评价嵌入活动全程,通过多元工具实现动态调控。过程性评价可借助三维雷达图追踪素养轨迹,如 Career Planning 单元记录语言能力(术语准确性)、思维品质(规划逻辑性)、文化意识(职业价值观)的阶段性发展;表现性评价需制定学科融合量规,“非遗技艺解说”项目从文化准确性、语篇连贯性、实践创新性三维度评分,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优化输出质量。评价反哺教学机制是突破反馈滞后性的关键,如在 Art 单元(必修三 Unit7)实施闭环:学生设计故宫文物海外展解说方案后,文化转译量表显示“意象转换准确性”得分较低(均分 2.1/4),教师补充中国山水画“留白”技法与西方油画透视法则对比阅读,深化文化符号差异理解,二次修订方案达标率提升35% 。该机制呼应崔允漷“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将评价从终端检测转向过程调控。
六、实践成效与深化路径
实证研究表明,单元整体教学显著提升素养发展效能:广西河池市“三维协同”模式(真实语境创设 + 高频词块整合 + 多模态资源融合)使语言能力达标率提升 28% ,文化自信指标上升 41% ;重庆三峡学院对比教学显示,实验班单元测试优秀率较对照班高 11.5% ,学习兴趣提升 27% 。深化单元教学需直面三重挑战:目标泛化问题需通过区域教研共同体破解,如开展大观念提炼工作坊(张海燕 2018 年师范生培养案例);资源匮乏困境需建设主题语篇库,整合博物馆资源与 IPCC 科学报告;评价工具缺失需研制 PTA 量规(Primary TraitAnalysis)与动态档案袋。未来研究应探索素养本位教材二次开发指南的构建,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英语与历史、地理学科的深度耦合机制,推动英语教育从“知识传输”向素养共生的生态转型。
参考文献:
[1] 王蔷 . 大观念下的单元教学设计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1, 44(1): 1-7.
[2] 崔允漷 . 育人为本:建构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教学[J]. 课程·教材·教法,2024, 44(3): 45-52.
[3] 李宝荣 .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施 [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20,43(8): 1-6.
[4] 程晓堂.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78-9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6] 张海燕. 核心素养理念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12-130.
[7] 刘徽 . 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 [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8] 王蔷等. 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 课程·教材·教法,2021, 41(5): 102-109.
[9]Anderson, L.W.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M].Pearson, 2008.
[10]Erickson H.L. Stirring the Head, Heart and Soul: Redefining Curriculum andInstruction[M]. Corwin Press,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