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建筑空间更新策略与实践研究
白学林
362528198705160033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老旧小区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老旧小区的建筑空间存在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陈旧老化、空间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老旧小区的存在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建筑空间更新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老旧小区的品质和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建筑空间更新能够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舒适度;能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还能够传承和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因此,深入研究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建筑空间更新的策略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老旧小区建筑空间现状分析
1. 建筑功能布局问题
老旧小区的建筑功能布局往往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在居住功能方面,户型设计陈旧,空间尺度较小,难以满足现代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例如,许多老旧住宅的客厅面积狭小,卧室布局不合理,缺乏独立的餐厅和书房等功能空间。在公共服务功能方面,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社区内的便利店、理发店等商业服务设施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也相对匮乏,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老旧小区的停车设施严重不足,随着居民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小区内道路拥堵,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2. 建筑空间形态问题
老旧小区的建筑空间形态较为单一,缺乏层次感和韵律感。建筑外观陈旧,墙面脱落、门窗破损等问题较为普遍,影响了小区的整体风貌。在竖向空间方面,老旧小区的建筑层数普遍较低,空间利用率不高。小区内的公共空间缺乏有效的设计和利用,绿化景观单调,活动场地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在水平空间方面,老旧小区的道路狭窄,布局混乱,消防通道不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小区内的建筑间距较小,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影响了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二、城市老旧小区建筑空间更新策略
1. 功能优化策略
功能优化是建筑空间更新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居住功能方面,应根据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对老旧住宅的户型进行优化设计。可以通过拆除不必要的隔断墙,重新划分空间,增加客厅、卧室等功能空间的面积;设置独立的餐厅和书房,满足居民的就餐和学习需求。还可以对厨房和卫生间进行改造,提高其使用功能和舒适度。在公共服务功能方面,应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合理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的布局,增加便利店、超市等商业网点的数量,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购物需求;建设社区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还应加强停车设施的建设,通过建设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库等方式,增加停车位数量,缓解停车难问题。
2. 空间拓展策略
空间拓展是解决老旧小区建筑空间不足的重要手段。在垂直空间拓展方面,可通过结构安全评估后实施加层改造,在满足抗震、消防等规范前提下于多层住宅顶部增建1 至2 层,提升容积率与居住容量;同时推进屋顶多功能化利用,建设空中花园、屋顶农场或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系统,实现生态效益与能源自给的协同。在水平空间拓展方面,应系统梳理小区内部空间权属,依法拆除违法建设及废弃构筑物,整合碎片化用地,优先用于公共功能植入。通过腾退空间改造建设社区公园、口袋绿地、健身步道及儿童活动场地,提升公共空间服务覆盖率。鼓励对小区毗邻的边角地、废弃地等低效用地进行统一规划与复合开发,配建社区养老中心、托育机构或立体停车设施,增强功能供给的均衡性与可达性。同时,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改造原有防空洞或建设浅层地下服务空间,用于仓储、设备用房或非机动车停放,实现三维空间的集约高效利用。
3. 风貌提升策略
风貌提升是改善老旧小区形象的重要措施。在建筑外观改造方面,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地域特色的体现。可以对建筑的外立面进行修缮和装饰,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和色彩,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例如,在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老旧小区,可以保留建筑的原有风格,对其进行修复和加固;在一些新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元素,设计具有现代感和地域特色的建筑外观。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方面,应注重营造舒适、美观、宜人的环境。合理规划绿化布局,增加植物品种,打造四季有景的绿化景观;设置休闲座椅、景观小品等设施,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吸引力。
4. 可持续发展策略
可持续发展是建筑空间更新的重要理念。在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应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对建筑的外墙、屋顶和门窗进行保温隔热改造,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降低建筑的能耗。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应推广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建设雨水收集池,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设置中水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冲厕等非饮用水用途。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建设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结论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建筑空间更新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和问题。通过对城市老旧小区建筑空间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功能优化、空间拓展、风貌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更新策略。这些策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解决老旧小区建筑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升老旧小区的品质和价值。在实践中,应充分考虑不同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更新策略和方法。还应注重居民的参与和意见,确保更新方案符合居民的需求和意愿。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蔡宇婷 . 城市老旧小区建筑改造的工程管理与策略研究 [J]. 工程与建设 ,2024,38(01):208-210.
[2] 肖锦成 , 张宏斌 , 陶凯 . 新时代背景下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策略研究—张家港的探索与实践 [J]. 中国房地产 ,2023,(03):52-61.
[3] 占科彪. 基于城市更新理念的老旧小区微改造策略研究[J]. 美与时代( 城市 ),2025,(05):40-42.
[4] 刘婷 . 老旧小区空间改造更新策略研究 [J]. 城市开发 ,2025,(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