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设计策略
范超众 钱斌 喻建军
中机第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601
一、引言
随着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园成为了推动产业进步的重要载体,其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园区的运行效率,还促进了产业集聚和创新的扩展。本文重点关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规划设计,详细分析相关技术架构和关键技术的应用,以服务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设计技术框架
(一)总体设计原则
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整体规划应该遵循创新性、整体性、灵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当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技术演变及产业升级需求而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接口,以免在短时间内需要对产业园布局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造。系统化原则强调产业园区内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组合,从建筑的布局设计到基础设施的配置,从生产步骤到物流运输,均需构建高效运作的整体体系。灵活性表现在空间设计和功能划分上,能够满足不同企业对生产需求以及规模变动的要求,便于企业进行入驻和调整。可持续发展则是通过使用环保技术来优化能源使用和保护生态,减少环境负担,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共进。例如,设计初期应考虑保留扩展用地,以便未来增加生产线或研发中心,采用模块化建筑设计以灵活应对企业空间改造需求,同时规划完善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以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空间布局策略
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合理空间配置,需要系统性科学规划。建设一座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应当依据园区内不同的产业类别和工艺要求进行功能划分,通常可以划分为生产加工区、研发办公区、物流仓储区以及生活服务区等。生产制造区是产业园的关键部分,必须保证车间布局合理、物流高效,以缩短物料的搬运距离和时间。研发办公区应该创建一个开放、舒适和共享的氛围,以推动企业间的互动与合作,从而激发创新热情。物流仓储区应设在接近生产制造区域的位置,以实现货物的快捷周转,并需合理设计仓储容量和运输通道。为了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生活服务区应包含满足员工日常要求的多项设施,如餐饮住宿及休闲娱乐场所。此外,应关注不同功能区之间的交通连接,设计高效的道路和步行网络,以保证人员和物料的快速流通。例如,使用环形道路布局来连接各个功能区域,并在重要的路口设立交通枢纽,以便于各区域之间的切换。在生产区域内建立独立的物料运输路线,实现人员和货物的分开流动。
(三)基础设施规划
智能制造产业园的高效运行依赖于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涵盖了水、电、气的供应以及通信和排水网络等。为了满足产业园的用水需求,供水系统需进行合理规划,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污水处理厂及给排水管网的布局设计,确保水质和水量能够满足生活和生产的标准。同时厂区要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分流,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以确保净化后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供电系统需要根据产业园的用电特性进行设计,选择双回路供电或分布式能源方案,以增强供电的可靠性。在工业园区建筑屋面安装分布式光伏面板,为产业园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清洁能源。动力气体供应系统应依据生产工艺的需求,选择适宜的供应模式以及储存设备。通信系统需要建立高效且稳定的网络环境,涉及到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以及 5G 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以满足企业在数字化生产和管理方面的需求,管网设计时通过使用综合管廊来布置各种管线,不仅有利于其维护和管理,还能够减轻对地面交通带来的影响。
(四)数字化平台构建
智能制造产业园利用数字化平台推动管理向智能化方向转变。通过建设园区一体化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园区内的多种信息资源,实现设备连接、数据采集、能源分析及应用。此系统平台需要包含生产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环保以及物业维护等多种模块功能。生产管理系统能够实时追踪设备运转情况、生产阶段和产品品质,实现生产流程的可视化及智能安排。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对水、电、气等使用情况进行即时监测和解析,以便优化资源分布并削减费用。安防管理系统通过设立监控摄像头和各种传感器,实现对工业园区内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快速识别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物业管理系统负责服务信息的管理,涵盖设施修理、环境清洁以及绿化区域的维护,旨在提高操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生产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向企业提供有关生产优化的建议方案;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故障报警排查,可以有效减少设备停运时长。
三、关键技术应用
(-) 智能建造技术
智能建造技术在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前期的建筑设计工作中,通过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增强建筑图纸的三维可视化和各专业的协同设计能力,以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设计错误、管线干涉等情况的发生。在建设过程中,使用自动化系统,例如智能起重机、3D 打印建筑工具等,以提升施工的精确性和速度,并减轻工人的劳动负担。此外,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施工现场实时远程监控,能够优化进度管理,并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例如,将传感器嵌入建筑材料中以实时追踪温度、湿度等属性,以保证施工质量;利用无人机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可以迅速发现并处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绿色低碳技术
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智能制造产业园需要将环保和减少碳排放的技术作为其必选方案。为了减少建筑的能源使用,可以运用优质保温材料、节能窗户、以及太阳能光伏系统等技术手段。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可在园区设置太阳能、地源热泵、风电的应用。同时,利用园区一体化数字化管理平台中的能源管理功能,实现对能耗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节,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在废弃物管理中,采用垃圾分拣和资源回收技术,降低废物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再生。
(三)智慧安防与应急管理
智能制造产业园安全平稳运作是后期运营中尤其重要的课题。部署园区智能安防与应急管理系统,通过部署高清录像摄像头、入侵检测系统以及火灾警报装置等设施,可以对产业园进行全面和全天候的安全监控。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控摄像头录制的视频进行分析,实现自动检测异常行为并发出警报。此外,应设立应急指挥中心,统筹整合各种安全信息,并制定应急计划,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高效处理。例如,火灾发生后,消防报警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具体火灾情况快速调动消防资源进行灭火行动,并利用广播系统引导人员安全撤离。
四、结语
智能制造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考量技术架构及核心技术的应用。依照科学合理的总体设计理念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数字化平台,并采用智能建造、绿色低碳、智慧安全和应急管理等核心技术,可以打造一个高效、智能、环保且安全的智能制造产业园。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产业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推动产业集聚与创新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产业园未来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持续关注技术发展动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以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园向更优的发展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 新兴产业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策略 . 王义 .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14):65-489
[2] 高端制造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 以绵阳市军民融合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例. 朱海娇. 西南科技大学,2015
作者简介:范超众 1991 年 1 月 男 汉 安徽太和 本科目前职称:工程师 研究方向: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设计、智能制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