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薛龙飞
青岛和达城瑞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1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特点
1.1 增强结构稳定性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是提升既有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长,混凝土结构可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例如出现裂缝、碳化现象等,这将削弱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通过科学地采用加固措施,例如粘贴碳纤维布、增大截面加固法等,能够显著提升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和承载力,确保建筑物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稳固。
1.2 提升耐久性
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暴露下,既有建筑的混凝土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多种因素的侵蚀,包括雨水、紫外线、化学物质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对结构的耐久性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可以通过增设防护层、优化混凝土性能等手段,实施结构加固。例如,采用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进行加固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结构的抗渗性和抗冻性,从而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
1.3 适应性强
在开展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使用功能要求,对加固技术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以其卓越的适应性,能够根据具体的工程实际,灵活选择适宜的加固策略。无论是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抑或是筒体结构,均能寻觅到与之相匹配的加固方案,从而有效满足建筑改造的多样化需求。
1.4 施工便捷
相较于拆除重建方案,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展现出更为显著的施工便捷性优势。加固施工过程中,通常无需对原有结构进行大面积拆除,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建筑正常使用的干扰。此外,诸如粘贴钢板加固、植筋加固等加固方法,其施工工艺简便易行,施工周期较短,能够迅速完成加固工程,有效降低对业主正常生活的影响。
2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2.1 加大截面加固技术
加大截面加固技术是一种通过显著增加原有结构构件的截面几何尺寸,并同时增设补充钢筋配筋,从而有效提升构件整体承载性能与结构刚度的加固方法。该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既有建筑物在改造升级后对结构承载能力的新要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这种加固方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针对梁、楼板、立柱、剪力墙等多种类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为确保加固效果,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质量,通常需要对原有构件表面进行专业的凿毛处理、彻底清洗等预处理工序,并采用科学的混凝土浇筑工艺。以立柱加固为例,可以在柱体四周均匀扩大截面尺寸,增设新的纵向主筋和加密箍筋配置,这样不仅能显著提高柱体的轴向抗压能力,还能增强其抗弯性能,实现全方位的承载力提升。
2.2 外包钢加固技术
外包钢加固技术是一种在既有混凝土构件外围包裹型钢构件的加固方法,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干式外包钢和湿式外包钢两种典型形式。干式外包钢工艺相对简单,直接将型钢构件通过焊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混凝土构件表面,型钢与混凝土之间不设置粘结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施工便捷快速,但加固效果相对有限。湿式外包钢则采用更为复杂的工艺,在型钢与混凝土构件之间灌注环氧树脂等高强度粘结材料,使两者形成整体协同受力体系,这种方法能显著提升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变形能力。外包钢加固技术特别适用于那些由于建筑空间限制而不能增大构件截面尺寸,但又需要大幅提高承载力的混凝土构件,在框架结构中的立柱和主梁等关键构件的加固中应用尤为广泛。
2.3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技术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技术是一种采用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等高强度复合材料,配合专用结构胶粘剂粘贴于混凝土构件表面,从而显著改善构件力学性能的先进加固方法。这类纤维增强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构件的抗弯强度、抗剪能力和抗震性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混凝土基面进行精细打磨处理,彻底清除表面浮浆和杂质,确保粘结面平整、洁净且充分干燥。然后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涂布专用结构胶粘剂,精确铺设纤维复合材料,并采用专业设备进行均匀加压和必要的养护措施。这种加固技术特别适用于因建筑物使用功能变更而需要提升构件承载力的改造项目,在各种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工程中都具有显著优势。
2.4 预应力加固技术
预应力加固技术是通过在构件外部施加预应力,主动调整和改善原有构件的受力状态,从而有效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的先进加固方法。工程实践中常见的预应力加固方式主要包括预应力拉杆加固和预应力撑杆加固两种主要形式。预应力拉杆加固系统是在构件受拉区域设置高强度拉杆,通过张拉设备施加精确的预应力,使拉杆与原有构件形成协同受力体系。预应力撑杆加固则是在受压构件两侧对称布置撑杆系统,通过施加预应力来显著提高构件的抗压承载能力。这种加固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小构件的挠度变形,还能显著控制裂缝开展宽度,大幅提升结构的耐久性能。特别适用于大跨度梁板结构以及需要严格控制结构变形的加固工程,在桥梁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加固改造中应用效果显著。
2.5 灌浆加固技术
灌浆加固技术是一种通过压力灌注方式将水泥基浆液或特种化学浆液注入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或内部缺陷中,实现空隙填充和缺陷修复的专业加固方法。针对不同宽度的裂缝,需要采用差异化的灌浆工艺:对于细微裂缝(宽度小于0.2mm ),通常采用低压渗透灌浆技术;对于较宽裂缝或存在严重缺陷的构件,则需要采用高压注浆工艺以确保填充密实。这项技术能够有效修复混凝土构件的各类损伤缺陷,显著提高构件的抗渗漏性能和长期耐久性。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裂缝的具体特征(如走向、深度、宽度等)科学选择灌浆材料的类型和配合比,并严格控制灌浆工艺参数,确保灌浆质量和加固效果。作为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最常用的加固方法之一,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修复和缺陷整治工程。
3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多样的应用特点,如增强结构稳定性、提升耐久性、适应性强和施工便捷等,使其成为解决既有建筑结构问题的理想选择。而各类加固技术要点,像加大截面加固技术、外包钢加固技术、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技术、预应力加固技术以及灌浆加固技术,都在不同场景下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需求会持续增加。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不断优化加固工艺,提高加固材料的性能。
参考文献:
[1] 杨广东 .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J].居舍,2025,(08):70-73.
[2] 叶云刚 .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 [J]. 建材发展导向,2024,22(20):58-60.
[3] 陈烨 .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 [J]. 大众标准化,2023,(0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