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研究
邓思明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中心小学 514700
引言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要求教师从单元整体视角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错误,这些错误不仅是认知偏差的体现,更是宝贵的教学资源。科学利用错误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学习信心,同时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仍存在收集碎片化、归因浅表化、应用形式化等问题,制约了其教学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探索单元整体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里,有效利用错误资源意义重大。从知识构建层面看,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出现的错误,往往反映出对知识本质理解的偏差或知识衔接的断裂。例如在“图形与几何”单元,学生混淆周长与面积概念,教师借此引导回顾定义、对比计算方式,能帮助学生搭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深化,构建完整认知体系。从能力培养角度讲,错误资源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绝佳素材。
二、当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错误资源收集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
在当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里,错误资源收集呈现出零散、片面的态势。多数教师仅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或单元测试时,随机记录学生出现的错误,没有从单元整体视角进行规划。例如在“数的运算”单元,涉及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学生在不同运算环节的错误本应相互关联、系统分析,但教师往往只关注当下讲解题目时的错误,未将整个单元中各类运算错误整合起来。
2.2 错误归因分析浅表化,未触及思维本质
部分教师在利用错误资源时,对错误原因的分析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学生错误背后的思维障碍。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常常简单归结为“粗心”“不认真”或“公式记错”等,没有进一步探究学生为何粗心、是哪些思维习惯导致不认真、公式记错背后是对概念理解的偏差还是记忆方法的问题。比如在“图形认识”单元,学生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混淆,教师若仅指出学生记错特征,而不分析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不足,还是对图形特征对比方法掌握不够,学生就难以从根源上改正错误。
2.3 错误资源应用形式化,缺乏深度互动与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应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深度互动与实践。教师通常只是将错误展示出来,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没有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错误、讨论错误原因,更没有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纠正错误。例如在“统计与概率”单元,学生绘制统计图出现错误,教师可能只是简单指出错误并展示正确图表,而没有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何避免类似错误,也没有让学生重新收集数据、绘制图表进行实践操作。
三、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3.1 构建单元框架下的系统性错误资源库
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构建系统性错误资源库是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基础。教师应以单元为核心,对学生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测试以及拓展学习等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全面收集。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不仅要记录学生在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时的计算错误,还要关注学生对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偏差,如部分学生可能不理解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求面积的原理。将收集到的错误按照知识模块、错误类型、出现频率等维度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清晰的资源库目录。
3.2 开展深度归因分析,挖掘错误本质
对错误资源进行深度归因分析是有效利用的关键。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出错误结果,而要引导学生探究错误产生的原因。以“小数的乘法”单元为例,学生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常出现小数点位置错误的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是因对小数乘法算理理解不清,还是受整数乘法运算习惯的干扰,亦或是粗心大意导致。
3.3 设计多样化纠错活动,强化知识理解
设计多样化的纠错活动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错误纠正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分数的基本性质”单元,教师可以开展“错误诊所”活动,将学生常见的错误以病例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扮演医生进行诊断和纠正。比如给出“将 2/3 的分子加上 4,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4”这样的错误病例,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找出错误原因并给出正确的解法。
3.4 建立反思评价机制,促进错误资源内化
建立反思评价机制有助于学生将错误资源转化为学习经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撰写“错误反思报告”,让学生回顾自己在单元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纠错方法,并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错误资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构建系统性收集体系、实施分类诊断与归因分析、设计动态化纠错活动、建立反思性学习机制等策略,教师能够将错误资源转化为教学动力,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学习信心。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学段、不同单元中错误资源利用的差异化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单元整体教学谈 . 何伟俊 . 甘肃教育 ,1993(Z1)
[2] 整体教学改革的尝试 . 芦开栋 . 甘肃教育 ,1992(03)
[3]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方法探析. 袁秀华 .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