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策略研究
段媛茹
吉林省东丰县新城小学 136300
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也需要跟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改变。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向学生传递歌唱知识,切实发展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提升歌唱教学的质量成为教师需要探索的教学目标。
一、开展音乐作品鉴赏,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让学生领悟到音乐学科的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音乐作品鉴赏的方式,构建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鉴赏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小歌唱家 打麦号子》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地为学生讲解歌唱技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一个智能化的劳动情境,增加音乐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切实将音乐作品完整的展现给学生。应用这样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在麦田里面劳动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歌曲中的思想感情,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歌唱,增加学生的情感投入。
二、开展音乐创编活动,强化学生的表现能力
传统化的课堂教学无法实现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做好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切实激发学生身上的创造性思维。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在开展音乐歌唱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扩展自己的思维,鼓励学生开展音乐创编活动,切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出学生的个性。
例如在学习《小小歌唱家 找朋友》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不同演唱者唱的两句旋律,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不同和相同之处。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传递唱歌的技巧,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创编,根据旋律改编歌词,加入动作,开展歌唱练习。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歌唱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引入游戏的教学方式,升华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游戏的教学方式,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开展具有新颖形式的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切实激活学生的个人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扮演角色时,深入体会到各种角色身上的情感,从而在歌唱教学中迸发出更饱满的情绪。
例如在学习《小小歌唱家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一课时,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引入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选择洋娃娃和小熊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根据自己对于洋娃娃和小熊的理解,加入动作表现角色。教师在一旁可以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歌曲内容有了更深度的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应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传统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也不利于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视域下,教师应深入探究音乐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理念,做好歌唱教学的创新工作。
参考文献:
[1] 国玺 .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趣味唱游教学策略探究 [J]. 儿童音乐 ,2025,(02):50-54.
[2] 卢 艳 . 核 心 素 养 背 景 下 小 学 音 乐 教 学 策 略 研 究 [J]. 考 试 周刊 ,2025,(08):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