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谢雨 何媛 杨远麒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 重庆 402360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高校辅导员是引领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人员,应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摆脱教育困境和难题,实现教育提质增效的目标。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应结合网络时代的特征、多元文化背景,准确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向,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引领学生勇担自身的责任使命,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
高校辅导员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还能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学生自觉抵御社会不良思想浪潮。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发展学生的个性,指引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人生态度;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可借助网络教育资源,传播正能量的思想,增强学生的网络信息辨析意识、批判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1]。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借助网络技术,创新理想信念教育
在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应正确认知网络时代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个性特征,推动网络技术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结合,开辟全新的教育路径,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时代感,进一步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1. 创新教育方法
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具体而言,高校辅导员可借助慕课、云课堂等网络教育平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平台搜集丰富、多样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料,以视频资料、网络文字和图像等方式,发布文艺作品、爱国主义作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社会正能量,让理想信念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拓展教育空间和渠道,使学生把理想信念情怀和个人成长目标结合,激励学生的不断进步和成长。
高校辅导员应通过网络技术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以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生动、形象地呈现,进而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比如,高校可通过多媒体资源将绘画、古诗词和书法等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文化资源学习、了解,感受文化魅力,思考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应用场景,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高校辅导员还应借助优质的视频资源和丰富的网络素材,为学生深入、全面地解析“四史”教育内容,以党的伟大奋斗历程,激励学生认识理想信念的曲折性、实践性与前进性,引领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保证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果。
2. 搭建网络阵地
为高质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建设专题网络平台,加强理想信念的线上教育,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宣传与转载重要的思想教育内容、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此过程中,辅导员也应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和主题网站等精准推送学生感兴趣的理想信念主题内容,提高推送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认同。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也要总结网络热点内容,提前设计有关理想信念教育的网络知识竞赛活动、网络主题班会活动,营造和谐的网络教育氛围,使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立足多元文化,组织理想信念实践
为更好地应对多元文化的背景,高校辅导员需重视理想信念实践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在真实体验和亲身经历中,将理想信念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需坚持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丰富教育的实践内容,不断创新实践形式,使学生在实践过程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艰苦奋斗品质。因此,高校辅导员应结合学校特点、学生专业要求和个性成长规律,以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实践养成与思想引领,落实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将爱国爱党爱社会的理想信念渗透到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各环节。
比如,高校辅导员应发挥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抓住传统文化节日契机,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传承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坚定未来的发展道路,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辅导员应创新主题团日和主题党日的形式,结合本地的历史文化场馆,组织行走的理想信念实践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辅导员可挖掘校史、校训中隐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带领学生共同建设校园文化,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意识;辅导员可推出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的纪录片和短视频,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国家意识;高校辅导员可组织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聚焦民生问题与行业痛点,建设有活力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堂,使学生将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高校应与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共同搭建志愿服务平台,让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了解国家在民生科技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知识需求、人才要求,激励学生主动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 [2]。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能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还能提升育人成效,坚定学生的理想认同。因此,高校辅导员需明确学生的个性特征,依托网络技术手段,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进而为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君红 . 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析 [J]. 新丝路 ,2025,(15):0160-0162.
[2] 陈涛 .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策略研究 [J]. 新闻研究导刊 ,2025,16(01):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