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幼儿园“扎染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作者

张红

北碚实验幼儿园 重庆北碚 400700

引言:

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领悟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逐步激发起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扎染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其工艺具有丰富的创造性且颜色鲜艳,很容易受到幼儿的欢迎。诸多幼儿园已经将扎染艺术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并构建起了“扎染课程”,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仅能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来创作出精美的扎染作品,还可以感受到我国扎染艺术的魅力所在,进而激发起幼儿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一、幼儿园构建与实施“扎染课程”的积极价值

1 有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神所在。而随着当今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外来文化一种超出常规的速度进入到我国,冲击着传统文化的地位,导致传统文化边缘化。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们而言,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启蒙时期。教师引入扎染艺术这一传统技艺来开设“扎染课程”,可以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之中加深自身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并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这一过程可以有效促使幼儿形成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素养

扎染又称扎缬,可以分为扎结和染色两个部分。扎染工艺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缀夹后进行染色。在扎染的过程中扎的方式不同,后面染出来的图案也不同,会使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扎染活动中幼儿需要主动思考如何折叠和捆扎布料以及选择什么样的颜色来对其进行染色,才能得到想要的艺术作品。这一过程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使幼儿在亲身体验扎染剂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1]。

二、幼儿园“扎染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有效策略

1 引入扎染艺术,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在兴趣的引领之下才会表现出较高的专注力并积极主动地投入于课堂活动之中,进而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在幼儿园“扎染课程”中教师应该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来引入扎染艺术,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扎染艺术的认识和热爱,这可以为“扎染课程”的高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以动画的形式来为学生展示扎染艺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创作过程等方面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对于扎染艺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扎染艺术的认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精美的扎染艺术作品,引导幼儿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扎染艺术的独特魅力。教师通过以上这种方式来为幼儿引入扎染艺术,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于扎染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从而推动着“扎染课程”的高效开展。

2 借助小组合作,开展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法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种常用的学习方式,这有效贯彻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可以促使幼儿在与同伴开展交流与协作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扎染课程中也可以借助小组合作这一课堂开展方式来组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扎染实践活动,这可以促使幼儿在自身的亲身体验中掌握扎染的制作步骤,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先为各个小组提供处理好的布料,并为幼儿分发线,橡皮筋以及染液等活动所需的材料。随后幼儿在小组中根据教师先前所讲授的方法和步骤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作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该要鼓励幼儿与同伴开展探究用自身的方式加以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话,再向教师寻求帮助。学生完成拆线与晾晒之后,幼儿创作的作品也得以呈现。教师可以看到各个小组所完成的扎染作品不尽相同,都呈现了幼儿独一无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幼儿的作品,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地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所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扎染技艺。通过以上这种方式,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扎染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扎染创作所带来的乐趣并在实践中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设置多元化材料,丰富幼儿活动体验

在幼儿园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且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和物品,引导幼儿自主选择,用恰当的方式去创造或模仿[2]。在“扎染课程”中教师应该要为幼儿选择并投放恰当的材料,也可以鼓励幼儿从家庭中带相关的材料或废弃物品,这丰富了扎染活动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扎染 DIY”这一主题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幼儿选择各种各样的材料来开展创作,包括白色 T 恤,手帕,丝巾等。幼儿根据自身的创意来设计图案并开展相应的创作,最终形成了诸多独具特色的扎染作品。整个活动都是在积极欢快的氛围中开展的,这有效实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构建与实施“扎染课程”可以为幼儿带来独特且丰富的学习体验,激发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素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扎染艺术,激发幼儿创作兴趣,借助小组合作、开展实践活动以及设置多元化材料,丰富幼儿活动体验等方式共同来推动扎染课程的高效开展,进而为幼儿的全面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韦 莹 莹 . 试 析 扎 染 艺 术 在 幼 儿 园 中 的 实 践 与 运 用 [J]. 孩子 ,2024(36):137-140.

[2] 黄琴 . 幼儿园扎染主题活动课程开发的有效探索 [J]. 文渊(小学版),2024(9):34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