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具在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素然
石家庄高新区封龙大街小学 050000
引言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 , 教育领域应广泛推行数字化资源,在小学英语学科的教育工作中最大化展现数字化技术的学习、服务功能 , 利用智能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 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 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然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强调在情境中学,在互动中用,但传统课堂存在资源单一、反馈滞后等问题。数字化工具可通过动态资源生成、即时互动评价等功能,为解决这些痛点提供支持。
一、数字化工具的互动功能分类
根据教学需求,可将常用工具分为三类:
第一,资源生成类工具。这类工具帮助教师快速创建教学素材。例如教师输入课文《In the library》的文本,纳米 AI 能自动生成图书馆场景动画,展示借书流程的对话和动作(如扫码借书、书架导航),省去手动设计课件的时间 2。类似地,教师只需输入关键词(如“颜色混合”),文心一言可生成动态调色实验图,直观演示“red+yellow=orange”的英文表达。此类工具将文字转化为视听素材,解决传统课堂资源单一的问题。
第二,互动评价类工具。核心特点是即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模块支持设计单词配对游戏:学生将“book”拖到书本图片上,系统实时显示正确率,并标记错误率高的单词(如常混淆的“ruler”和“eraser”)。豆包教育的语音评测功能更突出:学生跟读“This is my friend”,工具自动分析发音准确度(如元音饱满度),生成个人错误报告(如“th”发音薄弱需强化)。教师据此调整教学重点,避免以往凭经验判断的偏差。
第三,情境模拟类工具。通过虚拟环境营造真实语言使用场景。DeepSeek平台的 360∘ °虚拟教室中,学生拖拽人物到“blackboard”或“window”旁,系统自动播放对应方位介词对话(如“Danny is near the door”)。百度 VR 学堂则提供文化体验场景:在《Food》单元,学生点击虚拟餐桌上的“dumplings”,触发节日饮食文化解说,替代无法实地体验的局限。此类工具将抽象语境具象化,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二、典型课例的应用设计
以 Unit 4《My friends》Lesson 1《This is my friend》为例,设计三阶段互动方案:
(一)课前预热:图文 + 语音卡激活认知
工具与步骤:
1. 教师用文心一言生成学生照片与英文介绍的图文卡(如“This is WangTao. He is my friend.”),通过平台“语音生成”功能添加标准发音。
2. 将图文卡保存为 PDF,课前通过班级微信群发送,学生用手机或教室投影查看,跟读时家长可协助录音并上传至群内。
目标:通过图文 + 语音的直观输入,帮助学生预习核心句型,降低课堂学习难度。若学生无手机,可将图文卡打印分发,教师用希沃白板展示动画并领读。
(二)课中演练:实物 + 平台结合角色扮演
工具与步骤:
1. 教师用豆包教育平台的“口语练习”模块,选择“朋友介绍”场景,上传教材人物图片,生成带发音提示的虚拟对话框。
2. 学生分组,每组抽取一张“朋友照片”(实物打印版),用“This is... He/She is...”向组员介绍,组内互评发音准确性。
3. 教师用希沃白板的“随机点名”功能抽取 2-3 组展示,平台实时显示发音正确率(如“friend”单复数错误),全班共同纠错。
目标:通过模拟真实社交场景,训练学生用英语介绍他人的能力;平台数据帮助教师快速定位共性问题(如“She is”使用率低),提升讲解效率。若无平板班级可用实物照片 + 口头描述,教师用希沃白板的“标记笔”功能标注重点词汇。
课后拓展:分层练习巩固技能
工具与步骤:教师用 ChatExcel 输入本课重点(句型、词汇),选择“分层练习”模板,生成三种难度任务:
基础版:看图填空(如“This is my ___. She is ___.”)
提高版:根据描述匹配朋友特征(如“My friend likes reading. Who is he?”)
挑战版:设计朋友海报并标注特征(需结合Unit 3 的Colour 知识)。
练习包通过微信群发送,学生用手机或家长电脑完成,系统自动批改并生成错题本。次日课前,教师用希沃白板展示全班错题率最高的题目(如“friend”单复数混淆),进行5 分钟集中讲解。
目标:通过分层练习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需求,避免“一刀切”作业。错题数据为下节课复习提供依据,形成教学闭环。
通过三阶段设计,数字化工具不再是“花架子”,而是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达成,让英语课堂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时,扎实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三、实践建议
在小学英语课堂应用数字化工具时,需遵循实用、适度、可操作原则。
其一,工具选择应立足学校现有资源,优先使用希沃白板、纳米 AI 等已配备平台,避免因引入新软件增加师生学习成本。例如,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模块可直接用于单词游戏设计,无需额外培训即可上手。
其二,严格控制技术使用时长。建议每节课技术互动不超过 15 分钟,保留25 分钟用于跟读、板书等传统训练,确保语言基础扎实。以40 分钟课堂为例,可用前15 分钟通过AR 卡片预习核心句型,中间15 分钟进行虚拟场景对话练习,最后10 分钟结合实物展示巩固发音,避免技术过度占用课堂时间。
其三,重视数据反馈与针对性练习。教师需每周分析希沃白板生成的学情报告,重点关注正确率低于 60% 的词汇或句型。例如,若 Colours 中 purple的识别正确率仅 55% ,可设计专项练习:用纳米 AI 生成包含 purple 的实物图片(如葡萄、茄子),结合 What colour is it? 句型进行强化训练。练习包可通过ChatExcel 自动生成,包含看图选择、填空等题型,次日课前用5 分钟集中纠错,形成数据驱动- 专项突破- 效果验证的闭环。
通过以上策略,数字化工具能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在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保证语言训练的有效性,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结论
数字化工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需遵循实用、适度、可操作原则。通过将 AR 动画、语音评测等技术嵌入单词教学、对话练习等常规环节,既能提升课堂趣味性,又能保证语言训练的有效性。未来可探索 AI 生成个性化学习资源包,根据学生水平自动调整练习难度,推动技术赋能从工具使用向教学策略转变。
参考文献:
[1] 周一斐 . 数字化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 [J]. 教育视界 ,2024(48).
[2] 陈四安 . 基于数据支持的小学英语精准教学模式研究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4(27).
[3] 张越 , 柏宏权 , 薛增灿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特征分析——以小学英语课堂为例 [J]. 数字教育 ,2023,9(06):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