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陈磊
深圳中学高中园 广东汕尾 516400
语文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基本学习方法,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获得发展,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合整合,提高语文素养。文言文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通过文言文阅读汲取知识营养,了解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人生哲理,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实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言文魅力,成为新课改下高中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
一、指导诵读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语言表达上注重使用典故、骈骊对仗和音律工整,使文言文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诵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学习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高中语文老师可以利用文言文独有的韵律,让学生大声诵读又或者跟随老师一起吟唱,有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感知文中语言魅力,引发学生对文言文深度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并在反复诵读中对文章大意和情感色差精准把握,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
以《劝学》阅读教学为例,这篇文言文是高中语文中的必备篇目,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中心论点,每段阐明一个问题,脉络清晰,论证集中,结构严谨、论证多样,情感表达丰富,是一篇经典文言文。文章中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使整篇文章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同时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为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文言文诵读,用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来吸引和感染学生,用诵读的感官体验调动起学生对这篇文言文浓厚的探究兴趣,化解其对文言文的畏难和抵触情绪。[1]
二、创设教学情境,化解理解难题
文言文相较于现代汉语在用词上更加简洁明了,并且词类活用现象十分普遍,同时会存在一些特殊的语序,如倒装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增加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难度,也是学生对文言文滋生畏难情绪的重要原因。高中语文老师可以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打破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时空限制,通过将学生带入当时历史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将文言文与汉语白话进行互译,更精准的把握文言文中句式、词序、虚词的使用方法,巧妙化解学生对文言文语言表达方面的理解难点,使学生能够轻松高效地完成文言文阅读,并真切的体会到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喜欢上文言文这种有趣的语言表达方式。
以《阿房宫赋》阅读教学为例,这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创作的赋体散文,赋文通过度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精准把握文章内涵,老师创设历史情境,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用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唤醒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感,引发学生对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行径的愤慨,滋生出强烈的表达欲,并与文章作者形成思想与情感共鸣。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梳理论述脉络,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第一段铺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豪华,第二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第三段指出秦必亡的命运,第四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在教学情境中,学生轻松理解这篇赋的语言逻辑,深刻感受到作者身处封建时代,忧国忧民、匡时济俗的爱国情怀,形成良好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并在思想熏陶下学习古代正直文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维品质。[2]
三、传授阅读方法,推进深度阅读
在当前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老师通常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普遍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被动阅读,学生不仅阅读积极性差,而且对文言文时常停留在文字表面,阅读效果大打折扣。高中语文老师要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将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传授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阅读方法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深刻体会到文言文体裁的特点与魅力,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主要句式,实现借助深度阅读中读其文、品其味、悟其意的学习效果。文言文阅读要牢记字不离句,不管是面对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和用法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揣摩作者的意图。牢记主要句式,文言文的主要句式有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熟练掌握着这几种句式,那么把握句子整体意思就变得十分简单。先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划分层次结构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实效的重要方法。边阅读边进行批注,让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多音多义字、一字多义字、多字一义字进行重点批注,也可以采用赏析式批注,让学生边阅读、边揣摩、边积累,边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从而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
总结: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老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阅读与探究兴趣,用教学设计带动学生深度阅读,科学阅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学习价值与魅力,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厉燕 .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5(21):108-110.
[2] 都香芝 , 鞠晓峰 .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5(18):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