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ARCS 动机模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谢双宇

四川轻化工大学 四川自贡 643002

一、引言:

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阅读积极性低、理解能力弱等问题,传统阅读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Keller 从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意(Satisfaction)四个维度构建了学习动机体系,为解决学生学习动机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二、ARCS 动机模型概述

ARCS 动机模型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JohnM. . Keller 于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教学设计模型,旨在通过四个核心要素系统性地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ARCS 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分别代表:A – Attention(注意)激发和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教师需要使用新颖、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关注,防止注意力分散。

ARCS 动机模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A – Attention(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创设真实语境,这着重体现在导入环节,导入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开端,该环节能通过可视化素材和情境化活动,快速打破学生的语言障碍。教师可以设置预测活动,如通过标题或图片预测本文的主旨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动机,从而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关注,还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初中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保持,因此视频不可太长,教师需采用简短的视频来快速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有效抓取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设置问题,形成学生的讨论,以此来引发初中学生们的思考、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问题的提出可以包括传统型问题和创新型问题,传统型问题如事实提取,“这个段落的重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做?”,其答案较为固定,而创新型问题的答案较为开放,如“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如果你是故事的主角,你希望发生什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尽量多提出创新型问题,将问题的设计结构化、情境化与思维化。

(2)R – Relevance(关联):增强阅读材料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在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于新课的学习后 , 教师应让学生知道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初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度取决于其与自身生活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选择贴近初中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如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可选择与课堂趣事、学习规划等相关联的文章;以情感成长为主题,可选择与网络社交、同伴关系等相关联的文章;以娱乐科技为主题,可选择与流行音乐、人工智能应用等相关联的文章。使学生能从这些主题中找到共鸣。对于ARCS 学习动机模型中的“关联性”, 体现在学习活动中各要素间的关系融合上。

教师还可以设置角色扮演活动,这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以体验和互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该活动通常设置在读后的产出环节,其一种形式可以为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不同角色,体验角色的情感,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另一种形式可以为让学生进行采访扮演,以增强对文本的观点表达,抒发自己的见解,将自己与文章紧密联系起来。

C – Confidence(自信):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初中学生对英语阅读往往会产生一种畏难的情绪,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可以设置任务型小组活动,即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特定任务,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想法,小组成员相互协作,从而克服学生独立学习的畏惧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任务要有层次,适应不同学生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相关阅读策略,如略读和精读策略,略读是指快速获取文本主旨或整体框架,可以通过标题,段首或段尾的句子获得,不考虑文章细节,精读是指全面深度理解文本,在精细阅读中,学生要详细阅读每个段落并理解段落的主要意思和细节。当文章较为复杂时,可以教学生使用组织策略中的思维导图方法,以中央关键词为中心,通过分之延伸关联子主题,用简单的形式介绍文章中复杂的人物或事物关系。通过这些策略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树立自信。

S – Satisfaction(满意):提供正向反馈与激励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来源之一 , 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 利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策略、动机、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对学生的成果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因此过程性评价能让学生直观感知到自己的进步,不同能力的学生均能获得认可,有效缓解了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压力与焦虑,使自己倍受鼓舞、信心倍增。

其次,教师在设置阅读活动时要注意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就是说应该设置稍有挑战性的练习活动即可,学生在完成这些活动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给予学生勋章、奖状、小礼品等表彰学生,以此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的学习目标,因此更愿意主动去进行阅读学习。

总结

ARCS 学习动机模型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指引了一条有效的道路,其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关联、自信和满足,缺一不可,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对于激发、维持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其完成学习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 ARCS 动机模型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有效解决了学生阅读动机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 ARCS 动机模型,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策略,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慧 . 运用 ARCS 学习动机模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实例探究 [J]. 中小学外语教学 ( 中学篇 ),2017,40(05):31-34.

[2] 王静 , 詹蓓 .ARCS 学习动机模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J]. 英语教师 , 2018,18(24):119-124.

[3] 王丽娜 . 基于“ARCS 学习动机模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J].辽宁教育 ,2013,(19):54-58.

[4] 吴国云 .ARCS 学习动机模型在牛津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J]. 中学生英语 ,2017,(34):20.

[5] 许小燕 . 基于 ARCS 动机模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J]. 英语教师 ,2017,17(08):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