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政治引领驱动国企人才队伍建设实践研究
聂鹏
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
引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有企业承担着重大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而人才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其质量与结构直接决定国企的核心竞争力 [1]。当前,国企面临着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的迫切需求,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愈发强烈,但同时也存在人才价值观多元化、职业忠诚度不足、创新动力弱化等问题。
思想政治引领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国企的政治优势,能够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通过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队伍建设的全流程,引导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增强企业认同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已成为国企破解人才难题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国企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场景,系统探讨思想政治引领的作用机理与实施策略,为构建 “思想引领 — 人才成长— 企业发展” 的良性循环提供思路。
一、国企人才队伍建设中思想政治引领的现实困境
(一)引领方式与人才特点错位:形式化与实效性矛盾突出
当前部分国企对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仍沿用 “大水漫灌” 式的传统模式,与新时代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认知习惯脱节。例如,对研发团队开展的思想政治学习仍以 “读文件、记笔记” 为主,忽视其思维活跃、注重实践的特点;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思想引导缺乏针对性,将政治学习简单等同于 “任务考核”,导致人才产生 “思想引领与业务无关” 的抵触心理。这种方式错位使得引领工作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走进人才内心,更无法转化为人才成长的动力。
(二)与人才管理体系融合不足:“两张皮” 现象制约效能发挥
人才队伍建设涉及招聘、培养、晋升、激励等全链条管理,但部分国企将思想政治引领视为独立于人才管理之外的 “附加任务”。在招聘环节,重学历与技能、轻政治素养考察,导致部分人才入职后与企业价值观冲突;在职业发展中,晋升通道仅以业务能力为核心指标,思想表现缺乏量化评价标准;在激励机制中,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失衡,忽视通过思想引领满足人才的高层次需求。这种 “思想引领与人才管理” 的割裂,使得引领作用难以渗透到人才成长的关键节点,无法形成协同效应 [2]。
(三)引领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能力短板限制引领深度
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推动引领落地的核心力量,但部分国企从事人才思想引领的队伍存在 “三缺” 问题:缺乏对企业业务的深入理解,难以将思想政治要求与人才工作实际相结合;缺乏对人才心理的精准把握,无法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开展个性化引导;缺乏创新方法的运用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仍依赖传统手段。例如,面对海外项目人才的思想波动,因不熟悉跨文化沟通技巧,难以有效化解其因长期驻外产生的心理压力与思想困惑,导致引领工作的覆盖面与深度不足。
二、以思想政治引领驱动国企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 “靶向式” 引领体系,精准对接人才成长需求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人才的特点,设计分层分类的思想政治引领方案。对于青年技术人才,开展 “导师带徒 + 红色教育” 双培养模式,由党员技术骨干担任导师,在传授技能的同时分享成长经历中的思想感悟;对于高层次管理人才,组织 “战略研讨 + 党性研修” 专题班,将企业战略规划与国家政策解读相结合,提升其政治判断力与战略思维;对于海外派驻人才,实施 “线上思想驿站 + 属地文化融合” 工程,通过云端党课、心理疏导等方式,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人才思想动态,通过企业内部社交平台、匿名调研等渠道,实时捕捉人才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引领内容,实现 “按需供给”。
(二)推动思想引领与人才管理全流程融合,形成闭环机制
将思想政治要求嵌入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构建 “选育用留” 一体化融合机制。在 “选” 的环节,优化招聘标准,增加 “政治素养” 考察维度,通过行为面试法评估候选人对国企使命的认同度;在 “育” 的环节,开发 “红色基因+ 专业能力” 融合课程体系,例如在工程技术类培训中融入 “大国工匠的爱国情怀” 案例教学;在 “用” 的环节,建立 “党建 + 项目攻坚” 平台,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攻克技术难题,让人才在实践中锤炼党性与能力;在 “留” 的环节,完善“精神激励 + 发展保障” 机制,对表现突出的人才授予 “党员先锋岗”“思想标兵”等称号,同时解决其住房、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实现 “思想引领有温度、人才发展有保障”。
(三)建强专业化引领队伍,提升引领能力与水平
打造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精通人才管理的复合型队伍。一方面,从业务骨干中选拔培养兼职思想辅导员,通过系统培训使其掌握思想疏导、政策宣讲等技能,弥补专职队伍对业务不熟悉的短板;另一方面,为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轮岗机会,安排其到生产一线、研发部门实践锻炼,深入了解人才工作场景。同时,引入外部智库资源,与党校、高校合作开展 “思想引领创新工作坊”,培训运用新媒体、情景模拟等创新方法,例如制作 “微党课 + 技术创新”短视频,让思想引领内容更具传播力。建立引领队伍考核激励机制,将人才满意度、思想引领成效等纳入考核指标,与晋升、评优直接挂钩,激发工作积极性 [3]。
(四)营造 “党建引领 + 创新文化” 生态,强化环境支撑
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企业日常管理。通过设立 “党员创新工作室”“青年创新论坛” 等平台,鼓励人才围绕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将创新成果与思想表现一同展示表彰;开展 “企业开放日 + 家庭日” 活动,邀请人才家属参观企业展厅、参与红色教育活动,让家属理解并支持人才工作,形成 “企业 — 家庭” 协同育人环境;打造 “线上思想文化阵地”,在企业内网开设 “人才心声” 专栏、“榜样故事” 频道,利用 VR 技术还原企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增强思想引领的沉浸感与感染力。通过环境的持续熏陶,使思想政治要求转化为人才的自觉追求与行为习惯。
三、结语
以思想政治引领驱动国企人才队伍建设,是新时代国企践行 “两个确立”、做到 “两个维护” 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人才与企业共成长的核心路径。其关键在于打破 “思想引领与人才管理” 的割裂状态,通过精准化引领、全流程融合、专业化队伍建设与生态化支撑,将政治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进而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环境将更加复杂,思想政治引领的内涵与方式也需持续创新。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时代的引领新模式,例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思想动态的精准研判,使引领工作更具前瞻性与实效性,为国企打造堪当重任的人才队伍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莉 . 切实加强国企纪检组织思想政治建设 [J]. 国企 ,2025(10):28-31.
[2] 钱璐 .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路径探索 [J]. 冶金企业文化 ,2025(2):46-48.
[3] 刘佳婧 . 新时代语境下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J]. 科学咨询 ,2024(19):2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