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客家山歌教学与实践综合研究
曾苗雨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教师发展中心 514299
当前中职音乐教学普遍存在内容单一、地域文化融合度不足等问题,学生对本土传统音乐了解较少,缺乏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对地方文化的关注逐渐增强,为客家山歌进入音乐课堂提供了良好契机 [1]。开展客家山歌教学实践,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还能推动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提升综合素养。
一、客家山歌概述
客家山歌是客家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形式,广泛流传于客家地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其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涵盖爱情、劳动、风俗、历史等方面,旋律自由,节奏明快,语言通俗生动。客家山歌不仅是群众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
二、中职音乐客家山歌教学的重要性
1. 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客家山歌作为客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在中职音乐课程中开展客家山歌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本土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提升文化素养与民族自信心。
2. 丰富教学内容,提升音乐素养
将客家山歌融入中职音乐教学,有助于拓展课程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地方特色。学生在学习演唱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传统唱法与曲调节奏,还能理解歌词背后的情感与社会意义,从而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促进综合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3. 促进语言表达,增强综合能力
客家山歌以客家方言演唱,语言生动活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方言演唱和改编山歌,不仅有助于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与舞台表现力。通过参与表演和实践活动,还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与文化传播意识。
三、中职音乐客家山歌教学的实践综合策略
1. 利用现代技术观看客家山歌视频
现代信息技术为传统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客家山歌,可以直观呈现其表演形式、旋律特征和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学习兴趣[2]。观看客家山歌相关视频,能使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综合刺激下,更加直观地理解其演唱风格与文化意涵,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和艺术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一体机或多媒体播放设备,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客家山歌演出视频或纪录片,如《采茶调》等内容。教师可在播放前设置导学任务,让学生带着“歌词内容表达了什么”“演唱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有哪些”等问题进行观看。观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观看感受和对山歌内容的理解。此方式不仅增强课堂互动,也有助于学生在视听中感受音乐美感,从而激发进一步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2. 组织学生开展客家山歌采风活动
客家山歌根植于田间地头与百姓生活之中,组织学生参与实地采风,不仅能加深对山歌的情境理解,也能增强学习的真实感和亲近感。采风活动能帮助学生接触原生态音乐环境,提升他们对地方音乐文化的感知能力和探究意识,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文化认同感。
教师可选择校区附近具有客家文化氛围的村落、茶山或传统民居,提前联系当地民歌爱好者、乡村艺人或文化传承人,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田野调查和采访活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用手机或录音笔采录山歌演唱内容,记录演唱者讲述的相关故事和背景,同时拍摄相关影像素材用于课后整理。教师在活动前要指导学生如何提出有效问题,活动后则指导他们整理采风资料、制作展示作品或发表学习感受。这种方式能实现课堂与社会的有效连接,提升学
生综合素养。
3. 鼓励学生客家山歌音乐自由创作
核心素养导向的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理解传统基础上进行创作,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与文化创新意识。通过组织山歌创作活动,学生可将日常生活体验、校园故事等内容融入歌词之中,在创作中理解山歌的语言结构与表现手法,提升艺术综合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以“校园生活”“乡土情怀”等主题组织学生创编山歌,提供常见的山歌句式结构与旋律模板,帮助他们进行歌词创作与旋律套唱。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尝试将现代元素与山歌语言融合,如以校园趣事、家乡风景入歌,并进行分组练习演唱。最后组织一场“原创山歌小舞台”活动,鼓励学生登台演出,展示作品。教师可给予适当点评和鼓励,营造轻松创作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深化对客家山歌的理解和热爱。
4. 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教师课堂引导
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客家山歌教学中,教师创设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的情境,引导学生代入角色进行歌唱表达,有助于加强情感体验与文化认同。课堂情境的创设是激活学生参与度、提升教学实效的关键。
在教学“对歌”这一山歌形式时,教师可将教室布置成模拟山野场景,配以背景音乐和乡村元素装饰,并设定“村歌会”或“节日歌会”情境,让学生扮演山民、采茶女等角色参与对唱活动。教师以主持人身份引导对歌流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句式进行即兴对答。课前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关民俗节庆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课中再辅以节奏模仿、角色朗诵等方式帮助学生进入角色状态。通过情境引导,学生能更真实地体验山歌在生活中的表达作用,增强他们的学习投入感与情感共鸣,从而提升对客家山歌的认同和喜爱。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音乐课堂中开展客家山歌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综合能力。通过现代技术支持、实践活动引导与创作体验融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民族认同。今后应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形式,让客家山歌在中职教育中焕发新的活力,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文化纽带。
参考文献:
[1] 萧淑君 . 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新客家山歌的可行性研究 [J]. 师道 , 2023:103-104.
[2] 陈哲 . 高职声乐实践教学中梅州客家山歌的融入路径探析 [J].大观(论坛), 2024(5):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