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关于泸溪椪柑抗寒栽培的气象适应性技术探讨

作者

李蕊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局 湖南湘西 416000

一、泸溪地区气象特点及对椪柑的影响

(一)泸溪地区主要气象因素概况

泸溪地区气象具地域特征,气温、降水、光照和湿度变化与椪柑生长紧密相关。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气温低且波动大,使椪柑面临温度骤降考验。

降水分布不均,春季充沛,夏季可能有暴雨,秋季减少,冬季干燥,影响椪柑不同生长阶段水分供应,需种植者合理调节果园水分。

光照时长和强度随季节、天气变化,夏季充足且强,冬季较弱。充足光照利于光合作用,但过强会灼伤果实,不足则影响生长和品质。湿度受降水、地形影响区域有差异,过高或过低易引发病虫害。

(二)寒害对椪柑生长的具体影响

低温、霜冻等寒害危害具阶段性和全面性,贯穿椪柑生长周期。萌芽期,寒害致芽体冻伤,降低萌芽率,影响枝条生长和结果枝数量。

花期遇寒害,花朵受损,花瓣枯萎、变色,花粉活力降低,授粉受精受阻,坐果率下降,影响产量。

果实生长期,寒害干扰发育,造成果实畸形、果皮有斑点裂口,降低内在品质,严重时果实脱落,带来经济损失。

此外,寒害还损伤枝干、叶片。枝干皮层开裂,输导组织受损,影响养分水分运输;叶片发黄、卷曲、枯萎,光合作用减弱,阻碍树体养分积累,影响生长和来年态势。

二、泸溪椪柑抗寒栽培的基础原则

(一)遵循气象规律原则

抗寒栽培技术应用要结合泸溪地区气象变化规律,这是有效抗寒前提。气象部门会长期监测和预测当地气温、降水、霜冻等要素,种植者应利用这些信息,根据不同季节气象特点和长期趋势制定栽培管理措施。

冬季低温来临前做好防寒准备是遵循气象规律的重要体现,如根据低温时段提前保护树体,依据降水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避免果园土壤湿度过大,减少冻害。与气象规律同步的栽培管理可让抗寒措施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抗寒栽培不能只看短期效果,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采用的栽培技术应维持土壤肥力,避免过度耕作或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退化。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对椪柑长期抗寒生长重要。

同时,要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过度使用化学药剂,过多使用可能破坏果园生态、影响有益生物生存、破坏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用秸秆覆盖防寒,既防寒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椪柑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泸溪椪柑抗寒栽培的气象适应性技术

(一)抗寒品种选择与培育

优良抗寒品种是提高椪柑抗寒能力的基础,因此需要结合泸溪地区的气象条件,筛选出具有较强抗寒能力、适合当地生长的椪柑品种。这些品种应能在当地的低温环境下正常生长、结果,且具有较好的品质和产量潜力。在筛选过程中,要考虑品种对当地冬季低温的耐受程度,以及在低温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结果表现。

除了筛选现有优良品种,品种改良与培育也是提升椪柑抗寒性能的重要途径。通过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方式,对现有椪柑品种进行改良,将抗寒基因导入到优良品种中,提高其抗寒性能。同时,开展本地特色抗寒品种的培育工作,充分利用本地椪柑品种的优良特性,结合抗寒育种技术,培育出更适应泸溪气象条件的新品种,从根本上提高椪柑的抗寒能力。

(二)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

合理选址建园是椪柑抗寒栽培首步,影响抗寒效果。应选地势高、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水好的地块建园,此条件能为椪柑生长创造有利微环境,利于抗寒。

土壤管理在抗寒栽培中关键。加强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可提高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中耕松土能打破板结,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树体抗寒力。

水肥管理要根据椪柑不同生长阶段需水需肥特点和气象条件供应。冬季来临前,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合理控制灌溉,保持土壤适度干燥,可提高抗寒性能。

修剪整形能调整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促进养分积累,提高抗寒能力。冬季修剪时去除病弱枝、冻伤枝,可减少养分消耗,集中供应健康枝条。

(三)针对性的防寒防护措施

物理防寒是冬季常用手段,低温来临前实施效果好。树干涂白可反射阳光、减少温差,防止冻裂;包裹树干能阻挡冷空气;搭建防风障可降低风速、减少冷空气影响。

化学防寒可作补充,寒害来临前喷施防寒剂等化学药剂,增强抗寒能力。喷施时注意浓度和时间,确保均匀覆盖。

应急防寒用于应对突发气象灾害。接到短期低温预警时,熏烟可阻挡地面热量散发、提高果园温度;喷水可利用水结冰放热,减轻冻害影响。

四、抗寒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与注意事项

(一)应用效果

气象适应性抗寒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泸溪椪柑生长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能够有效提高泸溪椪柑的抗寒能力,减少寒害造成的损失。通过合理的品种选择,从源头增强了椪柑对低温的耐受能力;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改善了树体生长状况,提高了树体的养分积累和抗逆性;针对性的防寒防护措施则在低温来临前后形成了有效保护。

在这些技术的综合作用下,椪柑树体生长健壮,抵御寒害的能力显著提升。即使遭遇一定程度的低温天气,花果脱落、枝干受冻等现象明显减少,坐果率提高,果实品质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椪柑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泸溪椪柑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注意事项

抗寒栽培技术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各项技术措施应相互配合、综合应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抗寒效果。不能单一依赖某一项技术,比如仅依靠品种抗寒而忽视栽培管理,或者只注重防寒措施而不选择抗寒品种,都难以实现理想的抗寒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品种选择、栽培管理、防寒措施等有机结合,灵活组合运用。

因地制宜实施是抗寒栽培技术应用的重要原则。不同地块的气象条件、土壤状况等存在差异,在应用抗寒栽培技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地势低洼的地块与地势较高的地块在防寒措施上应有所区别,土壤黏重的地块和沙质土壤的地块在土壤管理和灌溉方面也需不同对待,做到因地块施策。

加强监测与预警是及时应对气象灾害的关键。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建立健全果园气象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气象变化动态。根据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寒准备工作,调整防寒措施的实施时间和方式,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将寒害损失降到最低。

五、结语

泸溪椪柑抗寒栽培的气象适应性技术对当地椪柑产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通过选抗寒品种、合理栽培管理及有效防寒措施,可提高椪柑气象适应能力,降低寒害损失,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未来,需加强对泸溪气象变化规律和椪柑抗寒机理研究,探索气象因素与抗寒能力关系,优化创新抗寒栽培技术。同时,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如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提高种植者技术认识与应用水平,推动泸溪椪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黎明 , 高光明 . 增强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J].村委主任 , 2024, (16): 67-69.

[2] 俞诗汀, 李青松, 邹小松. 气象条件对柑橘种植的影响分析[J].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20, (03): 130+132.

[3] 杨水芝 . 泸溪无核椪柑类型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D]. 湖南农业大学 , 2012.

[4] 陈启松, 左红, 杨自成. 椪柑生产气象服务对策与建议[J]. 贵州气象 , 2010, 34 (S2): 153-155.

作者简介:李蕊(1990.12)女,土家族,湖南凤凰,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