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社区防火安全管理体系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

杨婧

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6

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社区规模扩大、人口密集,高层住宅增多且电气设备使用频繁,火灾风险剧增。但当前社区防火存在责任不明、制度缺失、设施老化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社区防火安全管理体系优化路径,对保障居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1 社区防火安全管理现存问题

1.1 责任主体不明确

社区防火安全管理涉及社区物业、街道办事处、消防部门等多方主体,但实际工作中职责划分模糊。以北京朝阳区小关北里社区为例,2023 年该社区发生一起因楼道堆放杂物引发的小型火灾,事后调查发现,物业认为清理楼道杂物属于居民个人责任,街道办事处则表示督促整改是物业的工作,双方相互推诿,暴露出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部分社区物业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对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街道办事处也未能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导致管理出现真空地带,火灾隐患难以及时处理[1]。

1.2 法规制度不完善

尽管国家和地方有消防法规,但社区层面细化和执行不足。许多社区缺乏符合自身实际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对居民用火用电行为缺乏规范。在一些老旧社区,电动车违规充电现象长期存在,虽然有相关法规禁止私拉电线充电,但社区并未制定具体管理细则,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处罚措施。同时,法规宣传不到位,居民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且对违规行为缺乏有效处罚措施,难以形成有力约束。

1.3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常随意堆放易燃物品、私拉乱接电线。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管理人员消防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对消防设施操作不熟练,在火灾发生时难以有效组织疏散和初期扑救[2]。此外,社区缺乏常态化消防培训机制,人员素质提升缓慢。

1.4 消防设施建设与维护不足

老旧社区消防设施老化严重,消防通道常被占用;新社区虽建设规范,但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消防设施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不落实,部分设施损坏后无法及时修复,且存在消防水源不足、器材配备不齐全等问题,影响火灾扑救效果。如 2023 年,长沙市天心区裕南街街道宝塔山社区发生火灾,因消防通道被私家车、摊位和杂物堵塞,消防车无法靠近起火楼栋,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导致火势蔓延扩大,造成 1 人死亡,多户居民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暴露出老旧社区消防通道管理的突出问题。

2 优化社区防火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2.1 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优化防火安全管理体系可有效预防火灾发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扑救和疏散,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完善的体系能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居民掌握逃生方法,为居民安全提供保障。

2.2 维护社会稳定

社区火灾若失控会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秩序。优化管理体系能提高社区应对火灾能力,降低火灾负面影响,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提升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

2.3 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安全是社区发展基础。具备完善防火安全管理体系的社区,能吸引居民和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要求,利于社区可持续发展。

3 社区防火安全管理体系优化路径

3.1 明确责任主体,构建协同管理机制

明确社区物业、街道办事处、消防部门等职责。物业负责日常消防设施维护、巡查和宣传;街道办事处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消防部门提供专业指导和救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形成管理合力 [4]。深圳福田区莲花街道福新社区在 2024 年建立了“社区消防责任清单”,将消防设施巡检、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等具体工作细化到各责任主体。物业需每周对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进行检查并上传数据;街道办事处负责统筹辖区消防宣传活动,每月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代表召开消防工作协调会;消防部门则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与演练指导。实施半年后,该社区责任推诿现象减少 90% ,火灾隐患整改效率提升 60% ,有效改善了社区消防安全环境。

3.2 完善法规制度,加强宣传执行力度

结合社区实际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居民用火用电行为。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法规宣传,建立违规举报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约束。杭州上城区采荷街道洁莲社区制定《电动车充电管理办法》,划定 3 个集中充电区域,严禁楼道及家中私拉电线充电。对首次违规者给予书面警告并要求参加消防安全学习,屡犯者罚款 50-200 元并记入社区信用记录。社区通过公告栏、微信群、入户宣传普及规定,设立“安全卫士”奖励制度,对有效举报者奖励 50 元话费。该办法实施后,社区违规充电现象减少 80% ,消防安全隐患显著降低。

3.3 提升人员素质,强化消防培训教育

开展常态化消防培训,对居民组织知识讲座和逃生演练,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建立消防志愿者队伍,提升社区整体自防自救能力。

3.4 强化设施建设,保障设施完好有效

加大对老旧社区消防设施更新改造投入,确保新建社区按规范建设。建立设施维护管理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控设施状态,加强消防水源管理,保障灭火用水。

3.5 引入科技手段,创新防火管理模式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管理信息平台,实时监测消防设施和火灾隐患。运用 GIS 技术可视化管理消防资源,推广智能消防设备,提高火灾防控和扑救效率 [5]。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天华社区引入物联网火灾报警系统,在2023-2024 年间,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电路温度、烟雾浓度等数据,成功预警12 起初期火灾。社区工作人员与微型消防站队员接警后迅速响应,及时处置火情,将火势控制在萌芽状态,有效避免了火灾扩大,保障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3.6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制定科学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模拟真实火灾场景,让居民和工作人员熟悉处置流程。加强与周边消防力量联动,确保快速响应救援。

3.7 建立评估机制,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社区防火工作全面评估,涵盖责任落实、制度执行、人员培训等内容。根据评估结果总结经验,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社区防火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明确责任、完善制度、提升素质、强化设施、引入科技、加强演练和建立评估等优化路径,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居民安全和社会稳定。未来应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完善管理体系,为社区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陶 国 杰 , 马 思 齐 . 社 区 消 防 工 作 的 问 题 和 对 策 [J]. 今 日 消防 ,2023,8(07):130-132.

[2] 唐永亮 . 城市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分析及防火对策探讨 [J]. 今日消防 ,2021,6(12):100-102.

[3] 赵清 . 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开展策略研究 [J]. 消防界 ( 电子版 ),2023,9(03):10-12.

[4] 黄奕涵 . 城市老旧社区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 [J]. 消防界( 电子版 ),2024,10(23):58-61.

[5] 刘亮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消防维保系统研究 [J]. 消防界 ( 电子版 ),2024,10(19):28-30.

作者简介:杨婧,1987 年6 月,女,汉族,湖南,大学本科,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 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