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的互动与融合路径分析
朱庆宇
内蒙古兴安盟文化馆 137400
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浪潮席卷下音乐文化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的融合是推动音乐创新发展重要动力。通过融合能够打破传统音乐创作存在的束缚,进而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创新性的音乐作品,并丰富音乐表现形式以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还能满足不同层次听众多种审美需求,最终促进音乐文化实现繁荣长远发展。
一、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作曲激发互动融合的价值
分析当前现代音乐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的互动融合,其主要价值表现为:
一是实现对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的推动。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相互融合,能够为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注入活力,在新时代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二者融合拓宽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传统民族音乐在表现形式方面相对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当代观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借助与现代音乐作曲技法进行融合,民族音乐能够借鉴现代音乐的和声、节奏以及配器等手法,从而丰富自身的表现形式。如在蒙古族音乐中将马头琴和现代电子音乐进行结合,通过电子音乐音效处理增强马头琴表现力,让其营造出更加丰富多样音乐氛围[1]。
二是丰富现代音乐创作素材与风格。民族音乐可为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丰富素材与独特风格,推动现代音乐实现多样化发展。民族音乐具备丰富的旋律、节奏、和声等素材,其丰富素材可为现代音乐创作提供广阔灵感源泉。如蒙古族音乐中的长调旋律,其悠扬宽广特点能为现代音乐增添独特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2]。作曲家可对长调旋律进行改编和创新并运用到现代音乐作品中,让作品具有独特民族风格与艺术魅力,在节奏方面蒙古族音乐中马蹄节奏和挤奶节奏等有鲜明民族特色,将其融入现代音乐节奏创作可创造新颖独特节奏效果。
二、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的互动与融合路径
(一)民族音乐元素深入挖掘
鼓励音乐创作者前往兴安盟当地民间深入开展广泛采风活动,以此收集整理蒙古族音乐素材,为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创作提供丰富资源。组织音乐创作者深入蒙古族聚居村落,与当地民间艺人、牧民进行交流,了解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音乐创作背景。通过现场聆听民间艺人演奏和演唱的方式,记录下原汁原味蒙古族音乐素材,具体涵盖旋律、节奏、歌词等内容。在收集音乐素材过程中注重挖掘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素材,具体如蒙古族祭祀音乐、叙事民歌等,其音乐素材承载着蒙古族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能为融合创作增添深厚文化底蕴。对收集的音乐素材做到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建立蒙古族音乐素材数据库并将收集素材分类整理。将整理好的素材录入数据库以便音乐创作者查阅使用,在整理音乐素材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分析挖掘其音乐特点,深入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创作的规律。同时,研究音乐素材蕴含的蒙古族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为音乐融合创作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创新运用现代作曲技法
积极探索将十二音体系、电子音乐等现代作曲技法与蒙古族音乐特色相融合的方式,进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音乐风格。运用十二音体系开展创作工作时,强调将蒙古族音乐旋律特点与十二音体系的规则相互结合,以蒙古族音乐中音程关系以及旋律走向作为基础来构建十二音序列,让作品既带有蒙古族音乐的民族特色,又能体现出十二音体系的创新精神。在创作融合作品过程中,可先挑选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旋律,仔细分析其音程特点和旋律走向,并依照特点去构建十二音序列,在后续的创作环节中运用十二音体系技法对音列进行变化处理,同时结合蒙古族音乐的节奏和和声特点,创作出具备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 [3]。另外,在电子音乐创作中可充分发挥电子音乐优势,将其与蒙古族传统乐器相互结合来创造全新音响效果,借助电子音乐合成器、效果器等相关设备,对马头琴、潮尔、陶布秀尔等蒙古族乐器音色进行处理与变形,让其与电子音乐音效实现融合状态。例如在一首融合作品中先录制马头琴演奏音频,接着通过电子音乐软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添加延迟、混响、失真等各种效果器,让其音色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再将处理后的马头琴音色跟电子音乐节奏、和声相组合,创作出既有蒙古族音乐韵味又充满现代感的音乐作品。
(三)积极开展合作创作项目
为实现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的深度融合,兴安盟文化馆可组织民族音乐人和现代音乐人开展合作创作项目,以促进不同理念与技法的碰撞和交流。定期举办“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创作工作坊”活动,邀请馆内民族音乐人与当地现代音乐人共同参与其中。在工作坊中为音乐人们提供创作场地以及相关设备,鼓励其共同创作融合作品,音乐人们能够依据自身专业背景和创作风格,挑选合适的合作伙伴组成创作小组,各创作小组围绕一个主题或者一个音乐素材,开展合作创作相关工作,在创作过程中民族音乐人可分享对蒙古族音乐理解和创作经验,现代音乐人则能带来现代音乐创作理念和技法,双方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探索融合创作的全新方法。在合作创作项目中加强对创作过程的指导管理,邀请专业音乐导师为创作小组开展指导工作,帮助其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其提供创作思路以及相关建议。导师可定期对创作小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作品存在优点及不足,引导音乐创作者不断完善作品。建立创作进度跟踪机制来掌握进度,确保合作创作项目能够按时完成、项目结束后对创作成果开展展示推广,以期将优秀融合作品进行演出录制发行,让更多人了解欣赏民族与现代音乐融合之美。
(四)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广
在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作曲技法互动融合过程中,可借助抖音、B 站新媒体平台来有效推广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作品。在抖音平台上创建兴安盟文化馆官方账号并定期发布融合音乐作品短视频,短视频内容可囊括音乐作品的完整演奏、精彩片段展示以及创作过程揭秘等,在视频中添加生动有趣的字幕和特效以吸引用户的关注。利用抖音算法推荐机制来提高视频曝光率,通过设置热门话题、参与抖音挑战赛等方式增加视频的传播度,创建话题 # 兴安盟民族音乐融合 # 鼓励用户参与讨论和分享以提高话题的热度。另外,可在 B 站平台上发布融合音乐作品的高清视频,同时制作相关音乐科普视频。音乐科普视频介绍蒙古族音乐特点、现代音乐作曲技法基本知识,并阐明二者融合的意义与方法。通过生动形象讲解和演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民族与现代音乐融合。利用 B 站弹幕功能和观众互动,解答观众疑问增强观众参与感。此外,可举办线上音乐会、音乐直播等活动,邀请音乐创作者和演奏者线上直播,与观众实时互动分享创作心得和演奏技巧,在直播过程中设置抽奖、问答等环节提高观众参与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作曲技法互动融合可为音乐作品增添艺术文化内涵。对此需在明确二者融合价值的基础上,借助有效对策来促进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的深度融合互动,以确保融合音乐作品的打造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梓怡 , 郑淇 . 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融合路径分析 [J]. 喜剧世界 ( 下半月 ), 2023(11):50-52.
[2] 范琳琳 . 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的有机融合 [J]. 教育艺术 ,2023(10):50-51.
[3] 高珊 . 浅析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 [J]. 新楚文化 ,2024(7):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