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行动研究的中小学教师阅读教学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研究

作者

王文青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教育和体育局 065400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阅读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良好的阅读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然而,当前中小学阅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的阅读教学素养有待提高。行动研究作为一种将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教师提升阅读教学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行动研究,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素养。

1 阅读教学素养的内涵

阅读教学素养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育理念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它包括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的理解、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阅读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自身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养成等多个方面。具备良好阅读教学素养的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当前中小学教师阅读教学素养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理念陈旧固化,忽视学生主体与素养培育

部分中小学教师深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束缚,阅读教学理念陈旧且固化。在他们的认知里,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记住字词、理解课文大意、应对考试中的阅读题目,而忽略了阅读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一些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字词的讲解和课文的逐句分析上,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2.2 教学方法机械单一,缺乏创新与灵活应变

当下,不少中小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仍习惯采用机械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和灵活应变能力。讲授法是他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讲和记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但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例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是按照“词汇讲解—句子翻译—段落分析—问题解答”的固定模式进行教学,每篇课文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3 教学评价片面狭隘,重结果轻过程与多元发展

中小学阅读教学评价存在片面狭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评价轻学生自评和互评。许多教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阅读能力的唯一标准,只关注学生在阅读测试中的得分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如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策略的运用等。例如,在学期末的阅读评价中,教师往往只根据学生的试卷成绩给出等级评价,而不考虑学生在平时阅读课上的参与度、阅读笔记的记录情况等。

3 基于行动研究的中小学教师阅读教学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3.1 立足课堂实践,开展循环式行动研究

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提升阅读教学素养的关键场域。教师应以课堂实践为起点,开展循环式的行动研究。在每一堂阅读课结束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回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参与度如何等关键问题。

3.2 聚焦学生反馈,实施个性化行动研究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反馈是教师提升阅读教学素养的重要依据。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表现和需求,实施个性化的行动研究。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阅读作业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比如,发现部分学生对科幻类阅读材料兴趣浓厚但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可专门针对这一群体开展研究。一方面,深入了解他们对科幻知识的已有认知和困惑点;另一方面,收集适合他们阅读的科幻作品,设计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方案,如开展科幻主题的阅读分享会、组织科幻写作小练习等。

3.3 借助同伴互助,进行合作式行动研究

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是提升阅读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组织阅读教研小组,让教师们开展合作式的行动研究。在小组中,教师们可以共同确定研究主题,如“如何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然后,分工合作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教学方案、开展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观摩课堂,记录彼此的优点和不足。

3.4 依托专家引领,推进深度式行动研究

专家的引领能够为中小学教师的阅读教学素养提升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方向。学校可以邀请阅读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指导教研活动。专家可以根据当前阅读教学的前沿理论和趋势,为教师们指明研究方向。例如,专家介绍“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后,教师们可以以此为主题开展深度式的行动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专家定期与教师们进行交流和指导,帮助教师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整本书、如何设计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活动等。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行动研究的中小学教师阅读教学素养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当前中小学教师阅读教学素养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利用不足和教学评价不合理等问题。行动研究对提升中小学教师阅读教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提高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增强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能力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树立行动研究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合作交流、进行实践反思和持续改进与循环等有效途径,可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阅读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历史新课标的变化及教学启示 [J]. 吴金梅 . 甘肃教育 ,2022(18)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的主要变化及实施建议 [J].徐蓝 . 教师教育学报 ,2022(04)

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课题《基于行动研究的中小学教师阅读教学素养提升机制与实践应用》( 课题编号 :20241010)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