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兽医治疗牛肺炎的研究

作者

杨洁 顾冰冰

涟水县石湖镇畜牧兽医站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涟水县黄营镇畜牧兽医站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

牛肺炎是养牛业中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会导致牛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深入研究兽医治疗牛肺炎的方法与技术,对于提高牛群健康水平、促进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牛肺炎的发病原因与症状表现

1.1 发病原因

牛肺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方面,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是引发牛肺炎的常见原因。例如,多杀性巴氏杆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支原体等。这些病原体可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牛只。非感染性因素主要有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因素等。牛舍通风不良、潮湿寒冷、饲养密度过大等,都可能降低牛的抵抗力,增加感染肺炎的风险。此外,长途运输、应激反应等也可能诱发牛肺炎 [1]。

1.2 症状表现

牛肺炎的症状表现因病情轻重和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差异。初期,病牛可能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咳嗽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呼吸会变得急促、困难,伴有喘息声,流鼻液,鼻液初期为浆液性,后期可能变为脓性。严重时,病牛会出现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加剧、可视黏膜发绀等症状,甚至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2 牛肺炎的诊断方法

2.1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通过观察病牛的症状表现、听诊肺部呼吸音等方法进行初步判断。兽医会仔细检查病牛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咳嗽等情况,听诊肺部是否有啰音、呼吸音减弱等异常。例如,当听到肺部有湿啰音时,提示可能存在肺部炎症渗出。

2.2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是确诊牛肺炎病原体的重要方法。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细菌培养与鉴定、病毒检测、血清学检测等。通过采集病牛的鼻拭子、痰液、血液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可以准确判断病原体的种类,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例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以快速检测病毒核酸,确定病毒的类型。

2.3 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诊断主要包括 X 射线检查和超声波检查。X 射线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的病变情况,如肺部炎症的范围、程度等。超声波检查则对于检测肺部的积液、实变等情况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影像学诊断,可以辅助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更准确地评估病情。

3 牛肺炎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3.1 药物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是应对牛肺炎的首选方案,其应用需根据病原学特点进行针对性选择。针对细菌性肺炎,抗生素的选择应建立在药敏试验基础上,优先选用对呼吸道病原敏感的广谱抗生素。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和四环素类(如土霉素)是治疗巴氏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而头孢噻呋则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显著 [2]。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治疗应遵循”足量足程”原则,通常需要持续 5-7 天,以防止病情反复。对于病毒性肺炎,除使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外,还应配合免疫增强剂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在症状控制方面,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能有效缓解气道痉挛,而祛痰剂则有助于改善呼吸道通畅性。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严格遵循休药期规定,确保食品安全。

3.2 辅助物理疗法

物理治疗作为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在临床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氧疗是抢救重症病例的关键措施,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 40%-60% 浓度的氧气,可显著改善低氧血症。雾化吸入疗法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常用配方包括抗生素(如恩诺沙星)、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和支气管扩张剂的组合。临床观察显示,每日 2-3 次、每次 15-20 分钟的雾化治疗可明显加速症状缓解。此外,胸部物理疗法如体位引流和背部叩击也有助于分泌物排出,但需注意操作力度以避免造成额外伤害。对于慢性病例,建议配合红外线照射等理疗手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

3.3 外科干预措施

当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外科干预成为必要的选择。肺叶切除术适用于局限性脓肿或坏疽病例,术前需通过影像学精确定位病灶范围。胸腔闭式引流则是治疗脓胸的有效方法,引流管通常需要保留 5-7 天,直至引流液清亮、量少于 50ml 天。值得关注的是,手术时机选择至关重要,过早干预可能增加手术风险,而过迟则可能错过最佳治疗窗口期。术后管理需重点关注: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营养支持;严格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变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至少 5 天 [3]。临床数据显示,规范的手术治疗可使重症病例的治愈率达到 75% 以上,但术后需给予 2-3 个月的康复期,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途运输。

3.4 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控制要点

3.4.1 环境管理与营养支持

病牛的治疗效果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隔离病牛至专用治疗区,保持环境温度在 15-25‰ ,相对湿度控制在 60%-70% 。其次,每日更换垫料 2 次,使用石灰或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在营养方面,应提供易消化的优质牧草,精料中添加维生素 A(10 万 IU/ 天)、维生素 E(500IU/ 天)和微量元素,以促进呼吸道黏膜修复。饮水应保持清洁,必要时可添加电解质 [4]。

3.4.2 用药规范与监测

药物治疗必须建立完整的用药记录,包括:药品名称、生产批号、给药时间、剂量和给药方式。建议实施”五查五对”制度:查药品名称、查剂量、查用法、查时间、查病牛标识。对于重症病例,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确保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同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出现腹泻或食欲废绝等情况,应立即调整用药方案。

3.4.3 病情评估与方案调整

建立每日评估制度,重点监测以下指标:体温(早晚各一次)、呼吸频率、采食量和精神状态。建议使用肺炎严重程度评分表(PSI),当评分增加 ⩾2 分时,应考虑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治疗 3 天无改善的病例,应重新采集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必要时进行胸部超声检查。

3.4.4 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实施严格的消毒制度:出入口设置消毒池( 3% 火碱溶液),器械使用后需高压灭菌。工作人员应遵循”先健康牛后病牛”的工作顺序,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消毒。建议每周使用复合醛类消毒剂对全场进行彻底消毒,病死牛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要加强对同群牛的监测,每日测量体温,早发现早处理。

结束语

牛肺炎是养牛业中不可忽视的疾病,对牛群的健康和养牛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通过对牛肺炎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牛肺炎的防治措施。在临床治疗中,兽医应根据病牛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方法准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同时,养牛户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工作,降低牛肺炎的发病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在牛肺炎的治疗方面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出现,为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 俊 文 . 牛 肺 炎 的 诊 断 方 法 及 防 治 措 施 [J]. 畜 牧 业 环境 ,2024,(24):94-95.

[2]孙香雯 , 唐鹏程 , 邵庆庆 . 青霉素联合疫苗治疗牛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应用 [J]. 畜牧业环境 ,2024,(12):87-88.

[3]黄启飞 , 陆克胜 . 养殖场牛传染性肺炎的治疗与预防 [J]. 养殖与饲料 ,2023,22(05):77-80.

[4]刘福 , 张爱双 . 犊牛肺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综合防控策略 [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28(0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