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

宋更秀

青海兴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1. 引言

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建设项目的安全工作程序已逐渐成型,而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却未得到很好的落实。现场安全管理流程梳理不明确,各环节相互配合不融洽,各部门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安全管理执行不到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1]。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施工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青海省黄南州草原极高火险区(高火险区)建设项目标段一,位于黄南州本级及所辖泽库县、河南县、同仁市、尖扎县。项目新建防火物资储备库 5 处,建筑面积 2175 ㎡,具体包含黄南州物资储备库、泽库县物资储备库、河南县物资储备库、同仁市物资储备库、尖扎县物资储备库的建设施工等相关内容,预算约为685.52 万元,工期总日历天数 240 天。

3.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管理层面问题

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现有建筑企业施工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尽管近年来各企业单位也在增加安全管理方面的投资,以各种方式持续地进行着强化,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安全管理制度通知文件不完善,相关安全制度的疏漏缺乏;安全管理机制上缺乏专业、统一、科学的管理体系,依然按照老一套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方式陈旧,缺乏现代性 [2]。

3.2 人员层面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较多的安全隐患是由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很多安全事故的受害者都是现场作业工人,参与施工建设人员未意识到安全与自身之间的联系,由于制度体系缺失性,相关人员现场的积极主动性大幅降低,人员责任心不足造成制度性文件难以得到执行落实,或没有专业规范性制度指导,忽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3]。

3.3 现场操作与环境问题

建筑工地作为工程事故的高发地,存在着多种潜在的安全隐患。施工环境方面,现场环境复杂多变且隐患丛生。建筑施工现场通常场地狭小,多工种、多工序交叉作业,材料堆放混乱,施工机具随意停放,导致作业空间拥挤,通道堵塞,不仅影响施工效率,还增加了人员绊倒、碰撞的风险。在现场操作方面,违规操作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诱因。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未能严格按照经审批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施工,随意简化施工工序或改变施工方法,同样影响着现场操作的安全性。

4.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企业层面原因

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投资力度不够,对其规律的理解不够,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缺少对安全工作的积极负责,缺少严格的奖惩制度,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只能被动应对。当前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组织和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重生产轻安全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不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存在管理上的脱节,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落不到实处的现象 [4]。另外,对相关人员的惩罚力度不够,也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4.2 监管层面原因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涉及到住房建设、应急管理和质监等多个部门,虽然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职责,但是在实践中却缺少一个有效的协调和联动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使得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处于各个部门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合力。当前,我国城市管理部门存在着“人情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问题,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不一,甚至将其降级,很难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当前监管仍以传统的现场检查为主,检查频次和覆盖面有限,难以适应建筑施工项目点多、面广、流动性强的特点。对于一些隐蔽工程或夜间施工的安全隐患,常规检查难以发现。

5. 提升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5.1 完善管理体系

在制度建设上,应构建动态适配的制度体系。结合项目规模、施工工艺、环境特点等实际情况,将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条款,明确各环节安全管理要求。建立人员的组织结构,以各种形式学习建立专业的团队。对整个安全管理职责进行清晰地划分,确保将具体的职责分解到每一个人,在这当中要防止一人多职。厘清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边界,通过签订责任承诺书等形式明确各方在项目策划、施工实施、验收交付等阶段的具体职责。在施工企业内部,推行 “一岗双责” 制度,将安全责任纳入各岗位工作职责,形成从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的责任链条。同时,建立制度定期修订机制,每年结合政策变化、技术更新和事故案例,对现有制度进行评估优化,确保其时效性和适用性,避免制度与实际脱节。

5.2 强化人员管理

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也是企业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途径。在建设工程中,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重点是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三级教育培训,安排专职安全员对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及时纠正违章操作,如未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违规动火等行为,对屡教不改者采取停工学习、经济处罚等措施。项目经营部安全经理要定期对工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安全视频、安全 PPT、图文并茂、测评考试、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向员工灌输安全施工的重要意义,展现安全事故的危害,强化员工对安全的认知,增强其安全意识,提升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5]。

5.3 加强现场安全管控及监督检查

工地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以施工全过程为中心,建立精确化、常态化的控制体系,保证各种危险隐患能够及早发现和处理。在工地的安全控制上,要突出重点,实行重点防范。针对高空作业、深基坑施工、起重吊装等高风险工作,制订了专门的安全施工计划,对作业条件、作业流程及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在实施之前,要经过技术主管及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根据具体施工场地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计划,以达到事前防范和控制的目的。加强工地的文明施工,对工地的材料进行标准化管理,将固定的材料堆放场进行合理地安排,按照不同的规格进行分拣、清理、堆放,确保工地的清洁、卫生,降低工地的安全隐患。

5.4 加强现场产业工人信息化管理

强化现场作业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在施工现场安装一套智能头盔系统,重点解决了工地上的考勤、定位、人脸识别以及安全预警等问题。通过对长期实行实名制的管理,使施工人员的实名制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可以实时地了解到人员的位置、工作内容等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生产调度,强化了安全预警机制,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核心是要通过多维的协同治理来消除隐患。研究发现,目前建设工程在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现场管控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原因是由于企业的安全发展观念缺失和监督机制不够协调。通过建立责任明确的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安全能力培养,实施精确的现场管控和提高监督效率等措施,可以在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中建立起一张涵盖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防控网络,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杨伟伟 . 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04):118-119.

[2] 郑小彤 . 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模式研究 [J]. 大众标准化 ,2024,(22):71-73.

[3] 俞木兵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监管模式探讨——以安徽芜湖为例 [J]. 四川建筑 ,2025,45(03):302-304.

[4] 张耿华 .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索 [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5,38(02):151-153.DOI:10.13824/j.cnki.cmtm.2025.02.023.

[5] 张勋程 , 李成金 , 关振威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J].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4,(07):149-150.

作者简介:

宋更秀,1995.05,女,汉,青海,专科,助理工程师,目前从事施工资料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