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场景下物流配送路径规划与执行系统优化研究
洪丽娟 张佳锋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福建福州 350202
一、引言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新业态代表即时零售崭露头角,物流配送的速度与服务直接决定了客户的体验感以及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朴朴超市作为即时零售的代表企业,相比传统电商物流来说更强调短距离、高频次、高时效的特性。根据中物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逐年增加,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仍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配送环节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朴朴超市也要通过构建适合于即时场景下的路径规划与执行系统,从而达到降低运费、提高配送时效的目的,最终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受。
二、朴朴超市即时物流配送路径规划与执行系统现状
(一)规划算法的即时性适配不足
不同于传统物流需要考虑长距离干线调度的问题,朴朴需实时计算三公里内的订单。Dijkstra 算法在福州市区每次运算耗时超过五分钟,无法完成当前即时调度任务。目前车辆路径模型没有融入生鲜类物资有时间时效限制的要求(例如肉类保鲜 2 个小时),社区的无接触配送点都是零散分布,并没有构成网络。尤其午晚高峰订单激增时,因遗传算法求解延迟导致近 30% 的订单无法准时履约,这体现了和传统物流方式不一样的计划性调度。
(二)应用技术与工具
和传统的物流依靠固定站点以及线路规划不同的是,朴朴依靠前置仓辐射周边社区,因此对实时路况有更高的要求。企业内部仓库、订单、GIS 等系统独立构建,数据不通形成“信息孤岛”;与传统物流的标准化数据链路不同,这种碎片化数据直接导致路径规划与实际配送脱节。
(三)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
朴朴执行系统采用分层设计,但和传统物流系统类似的层级化分工不同,对于即时场景下的多场景联动互通有着较高的要求;朴朴在实际运营时,订单分发、路径规划模块由于数据之间的互相等待,导致用户需接收多个包裹,这在强调“一单到底”的即时体验中尤为敏感。而高峰期,朴朴订单数量超过平常量的 200% ,整个平台都已经瘫痪,有接近 40% 的订单需要人工干预才可以正常运转下去,这是传统物流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三、物流配送路径规划与执行系统的关系
(一)路径规划对执行系统的支撑作用
精准规划为即时物流带来的效益要优于传统物流,减少 15-20% 行驶里程直接转化为时效提升,避免短距离内无效绕路;通过缩短在途时间保障生鲜鲜度节省 10-15% 能源费用,这是传统“仓到仓”物流无需重点考量的核心要素,却是朴朴“鲜度为王”的关键保障。
(二)执行系统对路径规划的反馈影响
实施系统实时数据反哺机制有助于随时获取骑手当前位置及路况情况并快速调整;将历史数据加以分析,判断出高峰期的延时规律,并依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时间窗权重,使模型适配晚高峰社区配送集中等场景特性,不断强化“30分钟达”履约能力。王晶和岳慧丽(2016)构建了有时间窗约束的 LRP 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科学选取配送中心,优化了配送路径。
四、物流配送路径规划与执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算法局限性
传统物流侧重成本优化,而朴朴需平衡时效、骑手负荷、鲜度保障三重目标。现有算法在高峰时段计算效率低,且难以找到最优平衡点,导致部分订单为时效牺牲骑手负荷,引发配送员流失率上升。
(二)数据准确性与实时性
不同于传统物流须提前采集路网数据,朴朴对于数据的要求非常苛刻,数据滞后就会导致早上和晚上的线路偏移 20% 。新增道路、临时管制信息更新慢会直接导致配送员迷路。即使是订单地址门口牌号的微小差距也会在即时场景中被放大为时效延误。
(三)系统集成与协同障碍
前置仓与骑手系统未实现集成,库存不足信息传递延迟导致骑手空跑;跨区域系统标准缺失,无法调配相邻区域骑手支援高峰订单,这与传统物流的标准化网络调度形成鲜明对比,制约了即时场景的灵活响应。
(四)应对突发情况能力不足
短时暴雨、局部交通管制等突发情况对即时配送影响极大,但系统缺乏快速识别机制,无法实时调整路径和调配备用骑手,与传统物流长周期容错机制差异显著,成为“30 分钟达”承诺的主要风险点。
五、关于路径规划与执行系统优化的策略
(一)构建即时专属算法模型
整合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可以在求解大规模订单路径规划问题时更快地搜索到较优解;应用机器学习技术让算法可以根据历史订单数据自动学习其内部规律与模式,对相关参数以及优化策略自动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完成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为了满足即时零售的需求可将路径规划模型继续进行完善,结合天气情况、骑手技能等因素考虑构建更加贴合即时零售模式的多目标、动态路径规划模型。
(二)强化实时数据支撑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质量管控机制,保证数据的准确、实时,紧密联合交通管理部门和地图服务提供商等多方主体的数据力量,形成一张实时、动态、准确的交通信息数据库,提供更实时精准的路况信息;基于骑手移动终端内的各类传感器等,实时收集包括路线行驶轨迹、行驶速度等相关信息,为平台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撑;形成错误修正机制,通过用户的地址校验、骑手定位校准等方式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
(三)打造即时协同架构
微服务架构拆分执行系统为多个独立服务模块,通过统一的标准化接口实现模块间的互相调用与协作,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可拓展性;开展前置仓与骑手系统的对接工作,搭建起协同平台,及时共享订单、库存、配送的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对跨区域系统标准进行统筹管理,强化系统内不同区域执行系统间的工作联系和数据对接,以达到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四)建立快速应急机制
健全完善执行系统的应急管理体系,制定极端天气、订单暴增等场景应急处置预案,明确5 分钟内响应流程;利用大数据监测订单量、天气、交通数据,建立预警模型,提前30 分钟识别风险并调配备用骑手,保障配送稳定性。
六、结语
朴朴超市即时物流就是在 3 公里半径范围内要做到“分钟级”资源最优配置,路径规划和执行系统不需要一味追求最廉价,而是要跳转到“时效—鲜度—体验”三元平衡,构建出适配即时场景的动态优化方案,同时基于该类场景制定出具体的算法、具体的服务等对应的具体策略,这样才能将“30 分钟达”从以前的营销承诺变为系统能力,为即时零售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助力行业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文静 . 碳排放视野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D]. 中北大学 ,2024.
[2] 刘妍 .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系统设计与实现 [D]. 石河子大学 ,2024.
[3] 弓序 . 新零售背景下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的研究——以朴朴超市为例[J]. 全国流通经济 ,2022,(23):39-41.
[4] 王晶 ; 岳慧丽 . 基于时间窗约束的生鲜电商 LRP 问题研究 [J]. 物流技术 ,2016,v.35; No.352(01).
作者简介:洪丽娟(2004.7-),女,福建厦门人,本科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