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碳背景下绿色债券对企业财务绩效与碳绩效的影响研究

作者

刘亚玲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市 400054

1 引言

随着全球对环保与气候的关注度逐年上升, 我国将其纳入战略目标,提出双碳发展,并逐渐步入绿色低碳发展新阶段,在此阶段中,陆陆续续 本文研究的绿色债券。而钢铁行业作为减排重点单位,不论是在减 的,转型过程中,如何兼顾经济效益与减排效果,是减排企业面临的 债券作为创新金 以其独特的融资模式和环保导向,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本文以鞍钢控股为例,剖析绿色债券 对企业财务绩效与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机制,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2 文献综述

2.1 发行绿色债券的动因研究

郭子洋 [3] 认为资本市场投资 进行 “结构性转变”,而绿色债券作为种金融工具,也将 案例研究中把动因划分为资本市场、企业财务 债券符合企业低成本的融资需求、利于弥补对 的投资要求和国家政策想契合。不仅如此, 的绿色转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5]。 发行绿 但长远来看,它不仅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具 对于有志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说,发行绿色债券无疑是 值得考虑的融资方式。

2.2 碳绩效评价

在评价企业碳绩效方面, 用绝对值方法时,一是在王浩 [8] 等人的研究方法中,从企业每 及用电用热量。若是企业直接披露 如果企业不曾披露碳排放量, 却公 加后得到企业碳排放总量。 核算企业每百万元销售 采用单位营业收入对应 较低, 则意味着其环境绩效表 获政府荣誉与认可,可以对重污染企业进 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3 案例介绍

3.1 案例企业简介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钢股份 作为中国传统大型钢铁企业,转型的体量是非常大的,企业不仅面临着因房地产行业低迷所导致的 承担着绿转的减排压力。2022 年,鞍钢股份在国内公开募集3 亿元绿色中期票据,旨在积 为绿转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并向社会传递积极绿转的信号。募集资金用于清偿到期负债、增强运营现金流、推进项目建设运营和实施合规收购计划。

3.2 绿色债券融资动因

3.2.1 响应国家政策与战略导向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中国提出“双碳”目标。2021 年,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启动。其交易制度借助“买碳有成本”“卖碳有收益”及“投资回报”机制,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激励企业引入先进减排技术与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意愿与绩效。绿色技术创新需长期大量投入,这推动了绿色债券的发展。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出台系列支持政策。从 2019-2023 年境内发行绿色债券企业数量变化可知,2020 年受新冠疫情冲击,经济活动受限,绿色债券发行减少,其余年份呈上涨趋势。鞍钢股份作为大型国企和钢铁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发行绿色债券,为公司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钢铁行业绿色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1 2019-2023 年境内发行绿色债券企业数量情况(数据来源:csmar)

3.2.2 拓宽融资渠道与降低融资成本

一方面,绿色债券在双碳背景下被提出,作为一种新的政策性融资工具,拓宽了融资渠道,为企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绿色债券作为一种低成本融资工具,其风险低且具环保属性。对投资者而言,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传递出社会责任承担与可持续发展的强烈信号,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投资者愿为可持续前景放弃部分短期高收益,选择投资绿色债券。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更低的融资成本。从2019-2024 年境内企业发行债券的箱线图(图 2)可见,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债券,绿色债券票面利率的各项关键值(Max、Q3、Q2、Q1、Min)均普遍低于非绿色债券。因此,鞍钢股份发行绿色债券,能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财务效益,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4 绩效分析:

4.1 财务绩效

4.1.1 绿债发行,市场反响

本次事件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 9 月 28 日发行的绿色中期票据(确定为第 0 日),事件窗口为事件发生前后 10 个交易日,估计窗口是在事件窗口之前,用于评估鞍钢股份股票的正常表现,为事件发生前 200个交易日。

图3 超额收益率与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变化

鞍钢股份发行绿色债券后,市场反应呈现显著的波动性与阶段性变化(图 3)。初期,市场反应负面,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 为负 体现投资者对这 新兴融资工具的谨慎。但随着时间推移,市场接受度提升。中期,超额收益 收益率几次明显回升,表明市场对其绿色债券项目的评价转向正面。尽管仍有波动,但整体上市场对绿色债券的认可度在增强。

长期来看,累计超额收益率在达到高峰后渐趋平稳,意味着市场对鞍钢股份绿色债券发行的评估已较理性。投资者对绿色债券的接受程度稳定下来, 市场反应走向成熟。总体而言,鞍钢股份发行绿色债券后, 市场反应从负面逐步转向接受,展现出市场对绿色债券的适应性与潜力。不过,投资者仍需密切留意鞍钢股份后续表现及市场对绿色债券的持续接受度。

4.1.2 绿债助力,优资降费

(1)偿债与盈利能力提升有限

2019-2021 年末,鞍钢股份有息负债规模从 181.08 亿元降至 63.64 亿元,占总负债比例由 51.34% 降至17.05%(表 2),表明企业债务压力逐渐减轻。2021-2024 年,其规模又开始缓慢上升,主要是长期负债增加所导致的盈利方面,2019-2024 年间,鞍钢股份毛利润呈现与行业均值相同的变化趋势,即2019-2021 年缓慢上升,2022-2024 持续走低,而促使整个行业走低的原因也不得不与房地产市场低迷、基建增速放缓等挂钩,这使得建筑用钢需求大幅萎缩,二铁矿石价位却维持高位,供销两端价差急剧收窄。

长期偿债能力上,2023 至2024 年,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不足以偿还短期债务,其长期借款从2022 年末的 6 亿升至 109.9 亿元,平均借款利率 2.64% ,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资产负债率涨至 42.9%,偿债压力增加;短期偿债能力方面,2019-2021 年末,流动比率虽从 0.80 升至 1.06,但数值仍较低,短期偿债能力一般。2024年末,流动负债394.4 亿元,主要为应付票据及账款、合同负债,而货币资金仅45.44 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大。整体来看,鞍钢股份在债务及偿债能力、经营成果等方面呈现复杂态势,需重点关注。

鞍钢控股发行绿色债券后,对鞍钢股份盈利与偿债指标改善有限, 是因为绿色债券融资金额较小,难以有效缓解负债,对指标影响不大。 二是由于大量资金都投入了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短期内无收益。三是由于房地产爆雷导致的钢铁行业整体低迷,市场需求端减弱致营收下降,加上企业绿色转型增加环保、研发成本,导致指标改善不明显。

表2 2019-2023 年鞍钢股份有息负债(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2)加大固资投入,优化结构促绿转

尽管绿色债券的发行在直接提升鞍钢股份的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方面未显著改变各项相关指标,但它有效地促进了鞍钢股份固定资产结构的优化,加速了其绿色转型进程,并通过减少财务费用,进一步降低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数据显示(表2),鞍钢股份的 20 年的短暂下降后,便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 在相当的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固定资产结构,增强了 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加与营业收入之间关联度较低 2022、2023、2024 年始终不能超越 2021 年的 1361 财务效应还没有显现出来,而是与鞍钢股份绿 募集资金根据工程建设和资金安排进行使用, 全 氧化碳、节约标煤、减排烟粉尘等环境效益目标。 成投产,完成了绿色改造。

(3)减少财务费用,降低风险优结构

2022 年,鞍钢股份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精准对接自身发展需求,成功发行绿色债券,增加其负债比重,有效优化了资本结构。在 2021 至 2024 年间,尽管负债总额持续上升,但利息费用却实现了同步逐年下降(表 2),标志着绿色债券的发行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实现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利率水平的协同优化。这一成就不仅验证了鞍钢股份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也为后续通过财务手段促进降本增效开辟了新路径。这一成果离不开鞍钢股份对国家绿色债券政策的深度把握与充分利用,以及企业内部对绿色转型战略的积极执行。通过这一战略,鞍钢股份不仅优化了财务结构,还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4.2 碳绩效

4.2.1 绿投加大,筑低碳基

从行业绿色发明专利申请平均占比(图 4)来看,2019-2024 年,该比例在 50.31%-50.82% 间波动,整体稳定。而鞍钢股份绿色发明专利申请占比波动明显。2019-2021 年,其占比先升后降。2019 年,鞍钢股份占比55.88%,略高于行业均值50.313%,在绿色技术创新上较活跃。2020-2021 年,鞍钢股份占比持续高于行业均值,差距拉大,2020 年高出近10 个百分点,展现强劲创新势头。但2022 年,鞍钢股份绿色发明专利申请占比骤降,低于行业均值约4 个百分点,这一变化值得关注。

2020-2021 年,鞍钢股份净利润较高 司 专利申请占比也相对高。这表明盈利佳时,企业更有能力与意愿投入资源开展绿色技术创 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绿色发明专利申请占比受影响。因经营压力大, ,鞍钢股份发行绿色债券用于支持绿色项目建设,虽可能为绿色技术创新 色发明专利申请占比变化看,发行后占比未立即显著提升。这大概率是由 设计 ,存在一定时间周期,后续效果仍需持续关注。

图 4 行业绿色发明专利申请平均占比及鞍钢股份占比(数据来源:csmar)

4.2.2 绿效提升,促减污行

鞍钢股份,作为一家在钢铁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大型企业,其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多种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氨氮。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不仅是衡量企业环保绩效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制定并实施有效污染控制策略的重要依据。

图5 鞍钢股份2019-2023 年主要排放物总量(吨)(数据来源:csmar)

通过对鞍钢股份2019-2024 年排放数据(图6)深入分析发现,企业主要排放物总量呈波动性。2019-2020年排放量上升,可能是因生产规模扩大或环保措施未充分显现。但从2021-2024 年,排放量明显下降,2024 年尤为突出。这与鞍钢股份在绿色项目持续投入紧密相关。绿色项目涵盖多方面:一是环保设施建设与升级,如完善除尘、脱硫及废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可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二是广泛应用清洁能源,像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降低排放;三是革新与优化生产工艺,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间接减少污染物产生。这些举措不仅助力减少污染物排放,还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绩效,体现鞍钢股份在环保方面的积极作为和成效。

综上所述,鞍钢股份在 2019 年至 2024 年间的排放数据波动及其背后的绿色项目投入,不仅反映了企业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与成效,同时也为其他钢铁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未来,鞍钢股份应继续加大绿色项目的投入力度,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为实现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通过研究鞍钢股份 2022 年 9 月 28 日发行绿色中期票据事件,本文探讨双碳背景下绿色债券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在财务绩效方面,绿色债券发行对鞍钢股份市场表现有积极影响。经事件研究法分析,发行后短期内,企业累计超额收益率呈上升趋势,表明市场认可此举,认为能提升企业市场价值与股价。在碳排放绩效方面,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等项目。这些项目推动企业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彰显绿色债券融资在助力企业践行双碳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5.2 启示

5.2.1 企业应积极利用绿色债券融资工具

绿色债券作为一种专为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设计的特殊债券品种,具有显著的融资优势。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展现企业的环保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在当今社会,随着投资者对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债券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应积极利用这一工具,把握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机遇,为企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5.2.2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债券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促进企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助力绿色债券市场稳健前行,政府需持续优化并出台相关绿色债券政策, 补贴等激励手段, 旨在减轻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成本与风险负担。此外,政府还应强化对绿色债券 市场的监管, 保障募集资金切实投入到环保及可持续发展项目中。这些举措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积极性,进而驱动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炯,田翠香,冯文红.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应用研究综述[J]. 财会通讯,2009(12):51—54.

[2] 吴飞美 .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省域循环经济效率评价与创新研究 [J]. 同济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2,33(05):115-124.

[3] 郭子洋. 碳排放交易对能源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 云南财经大学,2024.

[4] 姚羿宇 . 双碳背景下企业绿色债券融资动因与绩效——以比亚迪为例 [J]. 现代企业 ,2024,(02):167-169.

[5] 王朝旭 , 石道金 . 绿色债券融资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以比亚迪为例 [J]. 绿色财会 ,2024,(04):19-24.

[6] 李博文 , 韩凤芹 . 发行绿色债券与企业 ESG 表现:来自中国的机制与实证发现 [J]. 科学决策 ,2024,(06):105-127.

[7]Busch,T,V.H.Hoffmann.How hot is your bottom line?Linking carbon and financialperformance[J].Business&Society:Founded at Roosevelt University,2011.(2).

[8]王 浩 , 刘 敬 哲 , 张 丽 宏 . 碳 排 放 与 资 产 定 价— 来 自 中 国 上 市 公 司 的 证 据 [J]. 经 济 学报 ,2022,9(02):28-75.

[9]何玉 , 唐清亮 , 王开田 . 碳绩效与财务绩效 [J]. 会计研究 ,2017(02):76-82.

[10]尹建华 , 王森 , 弓丽栋 . 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 企业特征与环境信息披露的联合调节效应 [J]. 科研管理 ,2020,41(05):202-212.

[11]潘雄锋 , 袁赛 . 企业碳披露、绿色创新与碳绩效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3,33(01):112-123.

作者简介:刘亚玲(2001.12.25—— )女,汉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研究生校级联合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gzlcx2025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