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劳动力流动视角下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共同富裕协调发展研究

作者

孟祥浩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400054

一、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理论基础

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李鹏等(2022)认为,旅游业实现提质升级必须更新发展理念,激发活力,尤其是数字经济能有效支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且需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相互协调,以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居民共同富裕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共同富裕作为涉及经济和社会公平的概念,强调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增长成果,实现财富合理分配和社会和谐稳定。许建明(2023)认为共同富裕涵盖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旨在缩小地区、城乡、人群差距。

劳动力流动理论:人口学家Ravenstein(1889) 是早期系统研究劳动力迁移的学者,基于经验观察探讨劳动力主体迁移动因,总结七条规律,奠定劳动力流动理论基础。赵峰等 (2015) 指出宏、微观因素共同影响劳动力流动决策,宏观包括经济战略、户籍制度等,微观指家庭对收入、福利和风险的权衡,公共服务重要性突显。

(二)分析框架

本文构建以劳动力流动为纽带的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分析框架。旅游高质量发展通过产业升级、收入提升、区域关联等效应,为居民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动能;居民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会增加旅游需求,促使旅游目的地提升质量,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而劳动力流动在二者之间发挥着关键作用,既可能通过技能溢出、资源配置优化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也可能因流动失衡加剧发展差距。通过分析劳动力流动对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探究三者的互动关系,进而提出实现协调发展的路径。

二、发展现状与挑战

(一)发展现状

1. 旅游高质量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更加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创新方面,数字经济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智慧旅游、在线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提升了旅游服务效率和质量。协调方面,各地积极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推动城乡旅游一体化和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开放方面,国际旅游合作不断加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稳步发展,同时国内旅游市场更加开放包容。共享方面,旅游业在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更多人分享旅游发展成果。

2. 居民共同富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共同富裕取得一定成效。物质方面,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居民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得到满足。但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共同富裕的实现仍需持续努力。

3. 劳动力流动现状

我国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呈现出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劳动力流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流入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提高了流出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劳动力流动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高技能、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动更加频繁,对流入地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挑战

旅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部分地区旅游发展仍存在注重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提升的问题,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居民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较好,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农村居民在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仍有较大差距。

劳动力流动面临的挑战:劳动力流动存在无序性和不均衡性,大量劳动力集中流入少数发达地区,导致这些地区出现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等问题,而欠发达地区则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困境。

三、作用机制

(一)旅游高质量发展对居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

旅游高质量发展通过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为居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交融,发展过程中产生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此外,旅游高质量发展还能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提升居民共同富裕的均衡性。

(二)居民共同富裕对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

居民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会使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增强,旅游需求相应增加。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会不断深挖特色旅游资源与内涵,打造高质量的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从旅游供给侧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同时,居民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促使旅游企业加强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三)劳动力流动对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共同富裕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

合理有序的劳动力流动能够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共同富裕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劳动力流动带来了技能溢出效应,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力流入旅游产业,能够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理念,提升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劳动力从过剩地区流向短缺地区,从低效率产业流向高效率产业,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旅游产业中,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旅游项目的劳动力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均衡发展,进而带动居民收入增长,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居民共同富裕。

三、协同效应实践路径

(一)建立协调发展机制

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旅游高质量发展、居民共同富裕和劳动力流动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明确三者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强政策支持

加大对旅游产业、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居民收入提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源向相关领域倾斜。

(三)强化监测评估

建立旅游高质量发展、居民共同富裕和劳动力流动协调发展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三者的发展状况和协调程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三者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结语

本文从劳动力流动视角,探究了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共同富裕的协调发展关系,梳理了理论基础,分析了现状挑战与作用机制,提出了实现路径。研究丰富了相关理论体系,为优化劳动力流动政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思路,后续可结合具体数据进一步深化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海龙 , 马长发 . 跨区域人口城镇化迁移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理论模型与模拟分析 [J]. 人口与经济 ,2020,242(05):118-136.

[2] 李鹏 , 邓爱民 .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分析 [J]. 社会科学家 ,2022,(02):37-41.

[3] 夏赞才 , 龚艳青 , 罗文斌 .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异关系 [J]. 资源科学 ,2016,38(04):599-608.

[4] 程名望 , 韩佳峻 , 杨未然 . 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与共同富裕 [J].财贸研究 ,2022,33(10):1-17.

基金项目:本文系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资助成果; 2025 年研究生创新项目“劳动力流动视角下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共同富裕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zlcx20253573)成果。